中國2型糖尿病患病人數已達5000萬。糖尿病常合并高血脂和高血壓,它所帶來的心血管疾病、腎功損害、肢端壞死等嚴重并發癥,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與預期壽命,給患者本人及社會帶來了沉重負擔。雖然通過改進生活方式,血糖控制,降壓,降脂以及抗血小板治療等多因素干預治療,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患者并發癥的發生,但其預后仍不能令人滿意。2型糖尿病還具有進展性,研究證實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以每年20%的速度迅速下降,因此大多數患者使用藥物治療5年后,即使聯合應用降血糖藥物,也難以保證病人血糖恢復正常和避免糖尿病所致的各種嚴重并發癥的出現。胰島素使不少患者受益,但到了后期會出現胰島素抵抗,使治療面臨困境。為了治療糖尿病,人們試圖通過胰島或胰腺移植來達到目的,但臨床治療效果很不理想,結果尷尬,目前只處于動物實驗階段。
糖尿病主要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體內胰島素缺乏引起的糖尿病;而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水平大多正常甚至偏高,胰島素并不缺乏,患者血糖增高的原因是由于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也就是胰島素抵抗。只要消除了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的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胰島素抵抗,就可達到治愈糖尿病的目的。
糖尿病的發病機制眾說紛紜,但近來大量研究表明,腸道機能紊亂是導致糖尿病發病的重要因素,胃腸道在能量調節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許多胃腸道激素都參與糖代謝的調節。通過外科手術改變胃腸道解剖結構,進而影響調節血糖的機制,為臨床治愈糖尿病提供了新的途徑。
糖尿病治療新方法:胃腸轉流手術根治2型糖尿病
上世紀八十年代,人們在手術治療病態肥胖時發現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接受減肥治療手術后,體重顯著減輕的同時血糖也恢復了正常,2型糖尿病的治愈率達90%,糖尿病相關并發癥得到了控制。減肥手術的手術方式主要有3種術式:①可調胃束帶胃減容術,可使50%的糖尿病人得到治愈;②袖狀胃切除術可使60%~70%的糖尿病人得到治愈;③胃腸轉流手術(Bypass),有效率達100%,可使90%以上糖尿病人得到治愈,已經成為治療2型糖尿病的經典手術方式。
手術治療糖尿病的機理
1、體重減輕,降低身體脂肪負荷;
2、糾正高血脂,改善胰島β細胞的功能;
3、改變腸-胰軸、腸-腦軸神經內分泌調節功能,消除胰島素抵抗,提高胰島素敏感性;
4、手術可使胃腸的肽類激素如:Ghrelin、PYY、GLP-1胰多肽等提高胰島素敏感性的激素分泌增加,從而有助于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糖;
5、脂肪—胰島素軸變化
第一,脂肪組織中三酸甘油脂分解產生游離脂肪酸,過多的游離脂肪酸會抑制胰島素的作用,使骨骼肌細胞對葡萄糖攝取率減低。第二,脂肪組織會產生多種蛋白質,影響胰島素的作用。
6、炎癥介質變化 臨床研究證實GBP手術后,IL-6和TNF水平顯著下降。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診斷標準,患者實施胃轉流手術后血糖穩定,不再需要任何降糖藥及胰島素,不再需要控制飲食。此外,手術還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很瘦的病人體重有所增加,很胖的病人術后達到滿意的減肥效果。幾乎所有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患者,術后都停用了降壓藥物,各種糖尿病并發癥得到康復,血脂紊亂、脂肪肝有非常明顯的好轉。 目前,在效果肯定,得到患者認可的同時,胃轉流手術的機制也漸漸明晰起來。已經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基本闡明:即腸道神經內分泌學說。正常情況下食物經過胃、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并被消化吸收。胃轉流手術的獨特之處在于改變了食物的正常生理流向。它的原理有兩個方面:第一,手術以后,上消化道的食物有了轉流,不再經過胃的遠端、十二指腸和空腸上端。這個部分消化管腔里面,有大量的K細胞在黏膜上分布,只要一經過食物刺激,K細胞就分泌大量的細胞因子,這些細胞因子統稱為胰島素抵抗因子,使人體產生胰島素抵抗,這就是糖尿病形成的最初始的原因。如果做了轉流,上消化道不再接受食物刺激,K細胞分泌這些胰島素抵抗因子就消失,身體的胰島素抵抗現象就減弱,這樣把糖尿病的始發原因去掉了。還有另外一個方面,就是未經完全消化的食物,可以較早的進入中下消化道,刺激中下消化道黏膜里面的大量L物質細胞。L細胞,經過食物刺激以后,會分泌PYY、GP1等一些細胞因子,這些細胞因子有一個共同的作用:第一,直接降血糖;第二,減少胰島細胞凋亡的速率;第三,可以刺激胰島細胞增值。也就是說,胰島細胞可以一個變兩個,兩個變四個,數量增值起來。這些細胞因子還可以保護胰島細胞不受糖毒性和其它一些炎癥的危害。這樣糖尿病第二個主要的病因也被去掉。歸結起來,手術以后,這兩個原因都消失,糖尿病得到治愈。
手術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是令人鼓舞的。目前在世界各地手術治療2型糖尿病已被廣泛應用,此種手術風險較小,費用不高。對于可能出現并發癥的糖尿病的患者及早選擇手術治療應該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否則一旦并發癥出現,后果嚴重,難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