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中久住的人,盛夏要觀一場荷,才不負夏日時光。
觀那綽約多姿的荷在風中搖曳,觀那荷葉田田在風中泛起碧波,再聞一聞那一縷縷荷的清香,心情該是多么的愜意。在荷塘邊漫步,心飛躍到詞人李清照的“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意境中,心情該是多么的愉悅。能有閑情雅致和友人近距離觀賞荷,欣賞荷的嬌艷與嫵媚,心情又該是是多么的愉快。
一天雨后的上午,我有幸不出城欣賞到了一池荷,雖荷塘不大,但那風姿綽約的荷也驚艷了我。一群愛好相同的姐妹應好友之約,到她家門前賞荷。賞荷是我一直所期盼的,且一直心心念念的,何況是好友相邀,能與她們相聚賞荷,是件多么美的事。
我喜歡荷,是因為讀過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的《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喜歡荷的高貴品質;也因為學過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陶醉在美麗的荷塘月色中;還因為我的家鄉有一塘一塘的荷花,有我美好的記憶。
我們饒有興致地來到荷塘邊賞荷。走近荷塘一縷縷清香撲鼻而來,真有詩人孟浩然筆下的“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的芳香飄來。先進入眼簾的是點綴在綠葉叢中的粉紅色荷花,和一池碧綠荷葉。干凈清爽的荷葉被昨夜雨水沖洗過,水珠在荷葉上似碧盤滾珠。荷葉大而肥厚,密密地緊挨在一起,那一朵朵荷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荷花宛如花仙子,亭亭玉立地在水中央,粉嫩粉嫩的,我們欣喜地叫出聲嘖嘖稱贊:“好美,好艷喲!而且還這么大一朵朵的 ,真是太美了!住在這里真是太幸福了!”
那荷花開在綠葉中,星星點點,有的高出荷葉,翹首祈盼,露出美麗的花,而有的在荷葉下,靜靜綻放。她們出污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讓人賞心悅目。我們在荷塘邊漫步欣賞,拿著手機對著灼灼其華的荷花不停地拍照,不停地贊美。
?
望著一池碧波蕩漾的荷,腦海里浮現出詩人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句,這一池荷不就是這樣的美景嗎?我不由得想起家鄉,家鄉是魚米之鄉,自然水塘里少不了荷。在家鄉,一塘一塘的荷不足為奇,少時的我們經常拔一根荷葉,往頭頂上一舉,有時遮雨,有時遮太陽。有時我們拔下荷葉,用來玩水,看水珠在荷葉里蕩來蕩去,任我們擺弄。有時嘴饞會小心地拔一根荷葉,拔出那長在泥中的根莖,泥中白色根莖甜甜的,洗凈后放在嘴里嚼,是那樣的清甜,我們嚼得津津有味。大人們看見了準會吼幾聲,不準拔荷葉說:“藕沒有荷葉,那一節藕就會慢慢爛掉。”“哦!”我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不再拔荷葉玩。
兒時的我們經常流連在荷塘邊,不僅只是看荷花,更喜歡的是尋荷塘里的蓮。那一塘塘的荷花美而不妖,碩大的花瓣中有嫩黃色的花蕊,花蕊包裹著嫩綠的蓮。我們靜等花謝, 花謝了的蓮矗立在荷塘中,宛如一美少年溫文爾雅。有的蓮花瓣才落,周圍還有黃色花蕊稀稀附著顯得很嬌嫩,有的已長大,長成深綠色,成為我們的目標。我們在荷塘邊尋找著蓮,那大而厚實的蓮是我們的最愛。高出荷葉的蓮最易尋,而藏在荷葉下的蓮往往大而厚實不易尋。我們用長長的竹竿打下撈上來。掰開圓圓的蓮蓬,取出嫩綠的蓮子,再剝開外皮露出嫩黃的蓮米,放入口中,甘甜可口,我們百吃不厭。
還在回味中,朋友已選好景讓我們與荷留影。她說:“在這里留個影,好記住這個清涼的夏?!眴紊碚蘸嫌罢赵谒囊笙?,不停地變換著動作,我們嬉笑著說:“有攝影師就是好,可以照好多照片,一會就可以欣賞美照,太幸福了?!睍r間過得真快,一晃到了午飯時間。我們意猶未盡地離開荷塘,回到好友家中,把酒話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