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 laryngeal carlinoma——
為喉部主要的惡性腫瘤,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2%,多見于50~70歲男性,男女之比為8:1。病理上早期表現為乳頭狀結節,繼而向黏膜下和周圍組織浸潤,使受累組織增厚、變形;晚期可向喉外發展,破壞喉軟骨。常經淋巴管轉移至頸部淋巴結,亦可經血道轉移至肝、肺、腎、骨和腦等器官。
依腫瘤發生部位不同,可分為聲門型(癌腫侵犯聲帶、前聯合和后聯合,該部腫瘤生長緩慢,頸部淋巴結轉移少,預后好)、聲門上型(指癌腫侵犯喉室及其以上喉結構者,該區喉癌易發生擴散和淋巴結轉移,預后較差)、聲門下型(指癌腫侵犯聲帶下面以下者,多數為聲門型向下蔓延的結果)和全喉型(指腫瘤廣泛浸潤,可占據整個喉腔的全部或大部分)。喉癌的好發部位是聲門區,其次是聲門上區和梨狀窩,聲門下區最少見。
診斷要點——
1.MRI檢查:SE序列呈長T1、長T2信號。由于MRI軟組織分辨率高于CT及可以任意角度的三維成像,因此對喉癌的顯示優于CT,能清楚地顯示喉軟骨是否受到破壞以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
2.主要癥狀為聲音嘶啞,吞咽和呼吸困難,喉部不適等。
3.晚期可出現咽喉痛和痰中帶血。
4.各型喉癌的癥狀和體征不盡相同,聲門型早期即可出現聲嘶癥狀,而聲門上型和聲門下型早期癥狀不明顯,往往僅表現為喉部不適感,當癌腫侵犯聲帶時才出現聲嘶。
5.間接喉鏡檢查:可見喉腔內結節狀或菜花狀腫塊,并可侵犯周圍組織。
6.X線平片:頸椎側位片可見喉室部軟組織塊影,邊緣模糊,可破壞附近的軟骨。
CT表現
1.聲門型:
1)多數位于聲帶前部鄰近前聯合處。
2)早期表現為一側聲帶增厚,外形不規則。
3)喉癌較明顯時表現為聲帶顯著增厚變形,有軟組織腫塊(圖3-5-11),聲帶固定在內收位,并可見杓狀軟骨移位和周圍軟組織及喉軟骨的破壞。
4)會厭前間隙和喉旁間隙消失(圖3-5-12)。
5)若見兩側聲帶明顯不規則或出現小結節,可提示已侵入對側,已失去喉部分切除機會。
2.聲門上型:
1)腫瘤位于會厭、杓會厭襞、室帶和喉室等處者(圖3-5-13)。
2)可見腫瘤部位軟組織不規則增厚和腫塊,喉腔變形、狹窄(圖3-5-14)。
3)會厭前間隙和喉旁間隙受侵,表現為低密度的脂肪消失。
4)喉軟骨受累表現為不規則骨破壞。
3.聲門下型:CT掃描對聲門下癌的顯示甚為敏感,周圍的黏膜厚度>1mm即可視為異常,如有結節、腫塊和變形,更易發現(圖3-5-15)。
4.全喉型:CT檢查出現前述各型喉癌的混合表現(圖3-5-16)。
5.CT喉部仿真內鏡:CTVE像可表現為聲門裂不對稱、不規則狹窄,聲帶增厚或結節狀隆起。頭端入路的CTVE在觀察病變的形態及范圍上與纖維喉鏡基本吻合,腳端入路CTVE還能從聲帶的下方觀察纖維喉鏡無法看到的病變,有助于臨床醫生術前更全面了解喉部病變情況(圖3-5-17)。
6.轉移途徑:除上述的直接蔓延,常有頸部淋巴轉移,晚期還可經血行轉移至肺、骨、肝及腦等器官。
7.鑒別診斷:
1)喉水腫:黏膜彌漫增厚,邊緣光滑,兩側較對稱。
2)聲帶息肉:多數基底狹窄,可帶蒂,喉內其他結構正常,喉癌隆起則為寬基底。鑒別困難時可借助活檢。
圖3-5-11 聲門區癌
A.CT平掃見左側聲帶和前聯合明顯增厚,喉腔變形,聲門裂變窄(↑);
B.腫瘤向上侵犯左側杓會厭皺襞和喉前庭
圖3-5-12聲門區癌
CT平掃見右側聲帶偏后方軟組織腫塊,侵犯后聯合,喉旁間隙消失
圖3-5-13 聲門上區癌
CT平掃見喉前庭右側壁軟組織腫塊(↑)突向喉腔其后方肌間隙模糊
CT平掃見右側喉腔內軟組織腫塊,其內見斑點狀鈣化(↑),
右側室帶、杓會厭皺襞和梨狀窩受侵
圖3-5-15 聲門下區癌
CT平掃通過環狀軟骨層面見聲門
下區喉前壁局部軟組織腫塊(↑),并突向喉腔使其變形
圖3-5-16全喉型癌
A.CT平掃見左半喉內軟組織腫塊,累及前、后聯合,喉腔及喉旁間隙消失,左側甲狀軟骨受壓推移;
圖3-5-16全喉型癌
B.腫瘤向上生長,占據整個喉前庭部,左頸部見增大淋巴腫融合成團塊(↑)
圖3-5-17全喉型癌
A. 右側杓會厭皺壁不規則增厚且不均勻強化,表面凹凸不平,并累及喉咽及左側杓會厭皺壁,右側梨狀窩變形;
圖3-5-17全喉型癌
B. 兩側聲帶不對稱,右側聲帶顯示增厚,表面呈結節樣突起。喉咽側壁、前壁及后壁受侵,明顯不規則增厚;
圖3-5-17全喉型癌
C.冠狀位MPR示右側杓會厭皺襞不規則增厚(↑),右側梨狀窩變窄;
圖3-5-17全喉型癌
D. 鼻竇、咽、喉透明成像,顯示右側梨狀窩變形、變窄,兩側聲襞顯示不對稱,聲門裂變形、不規則狹窄;
圖3-5-17全喉型癌
E.會厭、喉仿真內鏡示右側杓會厭皺襞不規則增厚,表面凹凸不平,喉咽后壁結節樣突起,右側梨狀窩變形、變窄,會厭清晰顯示;
圖3-5-17全喉型癌
F. 喉仿真內鏡示兩側聲帶顯示不對稱,聲門裂變形、不規則狹窄,右側喉室消失、杓會厭皺襞較左側明顯飽滿隆起。
來源:醫學影像園 版權聲明:本平臺屬公益學習平臺,轉載系出于傳遞更多學習信息之目的,且已標明作者和出處,如不希望被傳播的老師可與我們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