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蘇有朋是小虎隊成員中歲數最小的一個。
雖然,古語有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但是,就本人這么多年花癡蘇有朋的經驗來看,小虎隊時期的經歷對其性格形成所產生的影響絕對不是一點兒半點兒的。——當然,不排除有個人感情因素在里面,我只能說盡量做到中肯。
很多人說蘇有朋是小虎隊里性格最叛逆、最不羈的一個,卻被經紀公司包裝成了小乖的模樣。我一直不太認可這種講法。從早期參加各種綜藝節目的片段到各式各樣的采訪,都很容易看出蘇有朋骨子里其實是一個很單純,不懂得掩飾的孩子。比如溜冰現場的忘乎所以,比如跟不上拍子的傻笑,比如很怨念的那句“都不要找我吃宵夜了告訴你們。”,比如比劃半夢半醒之間時候搖頭晃腦的樣子,比如龍兄虎弟現場毫無顧忌地敲著二郎腿,比如再見演唱會現場哭得泣不成聲,比如不小心把節目組提供的筆大力拉壞以后的東張西望,比如看見前期雞窩頭的片段之后哀號不已,比如回憶初見吳奇隆橫空出世的后空翻的興奮。。。如果有人一定要認定這些都是一個十五歲孩子的心計的話,我只能用《臥虎藏龍》里碧眼狐貍那句臺詞來反駁啦。
就家庭背景而言,蘇有朋大概算得上是出身于小康之家的吧,很多細節很明顯地感覺得到他的良好的家教。包括他的父親最初對于娛樂圈的看法,包括他的母親一定要停一年的工作來應對臺灣的高考,包括他本人在應對娛樂記者時候的外圓內方。。。這里插播一個可能很少人關注的小細節,音樂教室那期龍兄虎弟里面,不知道蘇有朋是因為太開心笑得嗆到還是怎樣,他是背過身去咳嗽的。
加入小虎隊之后,吳奇隆老大,陳志朋老二,蘇有朋老三。請大家注意他們的歲數差異以及后來各人在回憶時候的用詞。吳奇隆18歲,陳志朋17歲,蘇有朋15歲。吳奇隆和陳志朋在回憶當年的蘇有朋的時候都用過這樣一個詞,小孩。再請大家去重新翻一下過去的三人默契考驗的各個視頻,會發現,無論什么題目,被惡整,被欺負的都是蘇有朋,答案經常會和另外兩個人不一樣的也是蘇有朋。——我這里絕對沒有說吳奇隆,陳志朋壞話的意思。只是,想要說明一個事實,蘇有朋在吳奇隆和陳志朋的眼里,只是一個弟弟。回想我們小時候,那些大孩子之間的游戲,我們也是插不進去的。好玩的不會帶我們玩,危險的不帶我們去,悄悄話自然也是不會和我們講的。記得《有志者,朋》里提過的陳志朋的敏感:文不及蘇,武不及吳。事實上,當年的蘇有朋也會因為跳舞永遠慢半拍而自卑到公司特意把支持他的歌迷的信拿給他看以增加自信。——好像這段也是《有志者,朋》里的。
相信喜歡蘇有朋的人都看過那期《說好不抑郁》的。心理輔導老師在要求每個人寫出當前最開心的事情和小時候最開心的事情,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蘇有朋寫的是考試得第一會很開心。這個細節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蘇有朋家庭環境對其產生的影響,更從側面解釋了蘇有朋一直回避小虎隊重組的建議,具體分析以后會寫到。
居然說了這么長還沒有到重點,汗一個先。
上班時間到了,剩下的慢慢寫吧,老天爺千萬保佑我別半途而廢,這可不是什么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