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飽和脂肪,有人立即如臨大敵,富含飽和脂肪的乳制品大受牽連。
然而,一項大型新研究顯示,乳制品中的一些飽和脂肪實際上可以幫助預防 - 而不是導致 - 心臟病。
該研究結果似乎對公共衛生指引提出了挑戰:為保護心臟我們應該在多大程度上限制全脂乳制品的攝入。
是不是飽和脂肪的種類要比攝入的分量更為重要呢?
瑞典研究結果說了什么?
由國際研究人員組成的這個小組追蹤4150位60歲的瑞典人長達16年以上。他們發現,食用乳制品最多的人與食用較少的人相比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反而更低;調查也未發現多吃乳制品與死亡風險增加之間的聯系。
這項研究并沒有考慮參與者食用的乳制品種類。研究人員對參與者的血液進行分析,測量血液中與乳制品有關的某些脂肪酸的含量。
瑞典是世界上乳制品消費量最高的國家之一,研究人員將其結果與17項類似研究結合起來分析。這17項研究涉及數個不同國家的近4萬3千人。結果證實了瑞典研究人員的發現。
研究論文的主要作者、澳大利亞喬治全球健康研究院的特里厄(Kathy Trieu)博士說,調查分析的結果表明少吃乳制品未必是對心臟健康的最佳選擇。
“越來越多證據顯示,乳制品對健康影響可能更取決于其種類 -- 比如,奶酪、酸奶、牛奶和黃油 - 而不是脂肪含量。這就讓人對完全避免乳制品脂肪是否有益于心血管健康的說法提出疑問,”她說。
英國衛生安全署(UK Health Security Agency,該機構已取代英格蘭公共衛生署Public Health England)的發言人表示,“英國營養科學咨詢委員會”(SACN)正在審議有關飽和脂肪的官方指引,并將在“適當時候”公布其報告。
但他們還說,“英國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數約為158000人,人均飽和脂肪攝入仍高于推薦量,繼續建議和幫助人們減少飽和脂肪的總攝入量仍然很重要”。
乳制品和健康之間的關系
之前已有許多研究顯示,盡管富含飽和脂肪,但像牛奶、奶酪、酸奶等乳制品對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具有中性、甚至積極影響。研究還發現,某些乳制品還可以降低二型糖尿病及高血壓,這都是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因素。
阿斯頓醫學院注冊營養師兼營養和循證醫學負責人梅勒(Duane Mellor)說,我們得到的信息是,某些乳制品對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盡管我們并不了解其機制和原理。
幾十年以來,政府健康政策一直建議人們少吃飽和脂肪食品。總的來說,這是基于飽和脂肪可以增加低密度脂蛋白水平(LDL,也稱壞膽固醇),它會導致動脈“硬化”,增加心臟病和中風風險。
該建議并沒有區分飽和脂肪的類型,部分原因是因為包括乳制品在內的大多數食品成分復雜,并含有許多類型脂肪。
一種新興理論認為,身體對被稱為奇數鏈脂肪酸的飽和脂肪的代謝方式與其它不同。在乳脂、反芻動物肉類(例如牛、綿羊、山羊和鹿)以及一些植物中可以找到少量的奇數鏈脂肪酸。
梅勒博士說,“可能是奇數鏈脂肪酸無法被用于制造低密度膽固醇;或是它們無法循環;或是它們被用于我們體內不同路徑的緣故”,“這些只是目前被探討的一些理論,但還需要更多的證據。”
英國心臟基金會高級營養師泰勒(Victoria Taylor)表示,人們對乳制品和心臟以及循環系統健康之間的聯系尚不清楚。可能是乳制品中的營養,而非其中的特定脂肪酸在保護心臟方面扮演關鍵角色。
她說,“研究人員認為,牛奶中的一系列營養素,包括鈣、磷和鉀也可能與此有關”,也有一種說法是這些營養素可能一同發揮作用,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會看到不同乳制品產品存在差異的原因。
那么,建議女性和男性每天攝入的飽和脂肪量分別不要超過20/30克的官方健康指南需要改變嗎?
官方乳制品攝入建議
牛津大學飲食和人口健康教授杰布(Susan Jebb)表示,建議公眾減少飽和脂肪總攝入量的說法仍保持不變。因為作為一個群體,我們仍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臨床試驗顯示,減少飽和脂肪可以降低壞膽固醇水平,從而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杰布教授說,她想不出任何證據表明多吃飽和脂肪--即使是乳制品--對健康有好處,而減少飽和脂肪攝入卻有許多益處 - 例如,除了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以外,少吃肉還能降低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少吃蛋糕、餅干和糕點還可以降低糖和卡路里的攝入量,減少肥胖風險。
“那也許是導致心臟病與飲食相關最大的風險因素,”杰布教授說。
盡管奶酪中含有某些危害較小的脂肪酸,但杰布教授說,與任何健康飲食結構一樣,關鍵是要適量,“除了飽和脂肪,人們還需要注意的是奶酪中的卡路里和鹽的含量。”
應不應該改變公共健康信息?
梅勒博士認為,也許現在是改變公共健康宣傳的時候了,這樣有助于體現吃少量乳制品具有保護心臟益處這一最新研究結果,并告訴公眾不必對全脂乳制品完全回避。
他說,乳制品中的奶酪和酸奶是蛋白質和鈣的寶貴來源,并且它們與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始終相關”。
科學家們說,乳制品中已證明健康益處最多的是硬奶酪。它有限制人體吸收脂肪含量的特性,因而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黃油的健康保護證據仍不太清楚。
梅勒博士說,“并不是說我們應該吃許多全脂乳制品”,但他認為每天食用三小份全脂乳制品是健康的,例如,一塊大拇指大小的奶酪、一小瓶全脂酸奶和三分之一品脫的全脂牛奶(一品脫等于568毫升)。
梅勒說,只要是能把這些包括在富含蔬菜和其他營養食品的飲食結構當中就問題不大。關鍵是,食用飽和脂肪食品時需要做出明智的選擇;最大問題不是全脂乳制品,而是那些根本沒有什么營養的食品。
梅勒博士說,“英國人飲食習慣中飽和脂肪主要來源之一是各種派(各種甜、咸餡餅)、糕點、蛋糕以及餅干。這些食品中含有加工飽和脂肪。這些是人們需要注意的,因為它們不僅含有飽和脂肪,還含有糖和低纖維面粉。”
包括領導瑞典研究的科學家在內的大多數科研人員都認為乳制品非常復雜,它們在保護心臟方面是否有作用、有怎樣的作用,目前人們還沒有全部了解。
需要更多研究以確定乳制品中的一些特定脂肪、以及/或者它們所含的各種營養素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
研究有多可靠?
梅勒博士認為,瑞典的研究既有長處也有短處,“許多營養研究的問題在于它們都是基于參與者自己回憶和上報所吃食物數據的基礎上完成的,這可能并不可靠”。
但他同時表示,瑞典的研究查看了血液中奇鏈脂肪酸的標記,而它只能來自乳制品。這是該研究的優勢之一。
然而,泰勒女士認為,該研究“不能證明多吃乳制品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其他一些因素,例如生活方式,可能也有關系。”
研究人員還指出,這一研究和分析只涉及瑞典、美國、英國和丹麥人的情況,因此不能肯定適用于所有種族群體。但梅勒博士強調,它也參考了其它幾個類似研究,涉及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齡以及性別的大量人群。
“真正的問題是我們并不知道到底是哪一類乳制品可能提供了保護性益處。我們仍缺乏有關信息,”梅勒博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