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田栓磊(天津中醫藥大學 博 士)
冬季,人體的陽氣內藏,陰精固守,是機體能量的蓄積階段。
冬季進補可扶正固本、培育元氣,有助于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為下一年身體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冬季進補需先辨清體質,然后再“個體化進補”。
陽虛者最怕冷
怕冷是陽虛者最顯著的特點,陽虛者常常表現為腰膝冷痛、四肢冰涼、小便頻數、大便稀及陽痿早泄等一派寒象。冬季是陽虛者的最佳進補季節。
對于陽虛者,食補應以羊肉、狗肉、鴿肉、胡桃仁、韭菜、海參、泥鰍等食物為主;藥補可適當選用鹿茸、桂皮、茴香、干姜、巴戟天、補骨脂等補陽驅寒的藥物。
推薦食療方:韭菜炒胡桃仁
【原料】胡桃仁50克,韭菜200克。
【制作】胡桃仁用開水浸泡去皮,瀝干備用。韭菜擇洗干凈,切成寸段備用。麻油倒入炒鍋,燒至七成熱時,加入胡桃仁,炸至焦黃,再加入韭菜、食鹽,翻炒至熟。
【效用】補腎助陽,適合陽虛者食用。
氣虛者常感全身乏力
氣虛者在日常生活中常感到全身乏力、疲憊不適,伴有面色蒼白、氣短喘息、懶言聲低、飲食不佳或大便溏泄等表現,且常易感冒。
對于氣虛者,食補可選用山藥、黃豆、大棗、蓮子、桂圓等;藥補可選用人參、黃芪、黨參、炒白術等補氣的藥物。
推薦食療方:黃芪黨參氣鍋雞
【原料】黃芪20克,黨參20克,母雞1只,蔥、生姜、食鹽、料酒、味精、花椒水各適量。
【制作】母雞宰殺后,去毛和內臟,剁成3厘米見方的塊,放入沸水鍋內燙3分鐘撈出,洗凈血沫,裝入氣鍋內,加入蔥、生姜、食鹽、味精、料酒、花椒水等;黃芪片、黨參切4厘米長的段,洗凈,放入氣鍋內,蓋上蓋,上籠蒸3小時取出,揀去生姜、蔥、黃芪即成。
【效用】補中益氣,適合氣虛者食用。
陰虛者常口干咽燥
陰虛者一般唇紅、口干咽燥,或聲音嘶啞,手足心發熱,特別是夜間煩熱、腰酸盜汗、大便干。
食補應以鵝肉、鴨肉、鱉、龜、藕、銀耳、芹菜、菠菜、芝麻等為主;藥補可選用麥冬、天冬、生地黃、龜板等補陰藥。
推薦食療方:蜂蜜銀耳蒸百合
【原料】百合120克,蜂蜜30克,銀耳30克。
【制作】將百合、銀耳蒸令熟軟,放涼后,加入蜂蜜拌勻。
【效用】清心潤肺,適合陰虛者食用。
血虛者常面色蒼白
血虛者最突出的特點是面色蒼白,甚至口、舌、唇、指甲都色淡,沒有血色,且常常伴有頭暈眼花、心悸失眠等癥狀。
對于血虛者,食補可選用紅棗、龍眼肉、豬血、鴨血、動物肝等食物;藥補可選用當歸、阿膠、熟地、何首烏等補血的藥物。
推薦食療方:膠芪棗湯
【原料】阿膠9克,黃芪10克,當歸15克,大棗10枚。
【制作】先水煎當歸、大棗,水沸1小時后取湯,將阿膠放入湯中溶化。
【效用】補氣生血,適合血虛者食用。
如何判斷進補是否合適
一是睡眠情況,如果進補后很興奮,睡不著覺,就是過去了。
二是口腔內長瘡、咽喉上火疼痛、口內有異味,也是補多了。
三是看大便,大便干結或溏泄都是補過了的征象。此外,冬季進補時應從小量開始,根據自己的感覺適量遞增,以精力充沛、食欲正常、不燥不熱為宜,這樣才能達到科學進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