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就是這個亞馬遜雨林,占地面積有700萬平方公里,比半個美國還要大出不少,哪怕把地球上的所有雨林加起來,也就只有2個亞馬遜雨林那么大。
你可能不知道,亞馬遜雨林不僅生活著多種野生動植物,約10%的物種都在這里繁衍生息,而且,地球上約20%的氧氣都從這里釋放出來。所以,雖然亞馬遜雨林跨越的多個國家,比如: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秘魯,且60%的森林面積都分布在巴西境內,但是,這片熱帶雨林的變化卻關系到生活在地球上的每個人!
但是,號稱“地球之肺”的亞馬遜雨林,近年來也遭受了諸多人為因素和自然災害帶來的巨大威脅,降雨量變少,加上火災頻發和部分人的盜伐行為,已經導致亞馬遜熱帶雨林的面積減小,從巴西官方宣布的數據來看:
僅僅是截止到2021年7月份,亞馬遜雨林的真實面積,便已經縮減了13235平方公里,這個面積要17個美國紐約市加起來才有那么大,其中巴西境內被毀壞的熱帶雨林面積,同比增加了22%,直接創下了15年以來的最高點。
也就是說,亞馬遜雨林的現狀就是火災發生的次數變多了,那些被大火燒過留下的巨大“傷疤”在衛星圖中分外清晰,原始森林覆蓋率也呈現出一年比一年低的模式,這就進一步促使全球變暖的趨勢變得難以遏制,才40年時間,亞馬遜東南部在旱季的氣溫就已經上升2.5℃,而東北部在旱季的降雨量又比以前減少了三分之一有余!
不過,大多數人對亞馬遜熱帶雨林的了解都沒這么深入,所以才有了“亞馬遜雨林、亞馬遜河是人類生命禁區”的說法,再加上有的當地人都不敢到亞馬遜河里游泳,又給亞馬遜熱帶雨林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但是,真實的亞馬遜雨林、又或是亞馬遜河到底有多可怕呢?
到目前為止,關于亞馬遜河到底有多長還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只是更多資料顯示為6400公里左右,因為它的流域面積、支流數量和流量大小都排在世界第一,像我國水資源最豐富的長江,流量也只能占到亞馬遜河的七分之一。
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來,亞馬遜雨林和亞馬遜河是有關聯的,實際上,前面說到亞馬遜雨林就分布在亞馬遜河流域,這個區域還演化出了地球上面積最大的一個沖積平原,也就是面積多達560萬平方千米的亞馬孫平原。
如果真要說亞馬遜雨林和亞馬遜河到底有什么可怕的地方,那主要還是生活在這里的野生動物,陸地上和水里都有比較兇猛的,下面就簡單例舉兩種:
世界上最大的“蚺”,在南美洲的亞馬遜河雨林中就有分布,名叫亞馬遜森蚺,水里的凱門鱷和水豚都是他們的主要食物。
你甚至可以認為,亞馬遜森蚺就是目前地球上已知現存的最大蛇類動物,雖然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亞馬遜森蚺到底吃了多少人,但很多時候大家都默認那些在亞馬遜沼澤地帶消失的人,都已經被吞到了亞馬遜森蚺的肚子里,不過,一般人要是被巨大的森蚺給纏住,的確也很難脫身了,因為,目前發現的最大亞馬遜森蚺,不僅體重超過了250公斤,體長也有10米。
再說生活在亞馬遜河里的食人魚,它們的體型不算大,倘若與生活在河里的淡水海豚相比,那就更加微不足道了,因為生活在亞馬遜河里的海豚,在成年以后可以長到2.6米的樣子。雖然食人魚大多也就長到30厘米左右,但它們有喜歡吃腐肉的喜好,而且是群體覓食的模式,只要聞到血腥味,就是群涌而上。
食人魚體型不大,但一直被稱作“水中狼族”,落在水里的動物,尤其是沒有還擊之力的動物尸體,往往都會淪為它們的盤中餐。血腥會激發它們瘋狂的本性,牙齒也是異常鋒利,就像一把把房里的手術刀,直接在獵物身體上切割撕咬。而且即便是活人下水,也無法排除被食人魚啃咬的可能,所以并不是所有本地人都敢下河游泳,畢竟有身體被意外劃傷流血的可能,至于我們這些不通水性的人,就更不敢貿然下水了。
當然了,真實的亞馬遜熱帶雨林當然不是荒無人煙,僅僅是巴西境內,熱帶雨林里生活的部落就超過300個,生活在當地的土著人有85萬有余。經過過去這幾年,已經不少人認識到全球變暖帶來的巨大影響,尤其是極端氣候問題,而亞馬遜熱帶雨林的面積變化,也不再只關系到跨越的幾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