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簡稱“皖” ,省會合肥 ,總面積14.01萬平方千米 ,下轄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陽、安慶、蕪湖、淮南、滁州、六安、馬鞍山、宣城、銅陵、池州、黃山等16個地級市,50個縣,總人口6127萬 。
安徽省會~合肥
安徽省2022GDP為4.50萬億,排名全國前十 ,整體成績不錯,但與同處長三角排名第2的江蘇12.29萬億GDP以及第4的浙江7.77萬億GDP差距巨大,如果安徽做一些區劃優化調整,做大做強曾經長江五虎的安慶,與合肥蕪湖組成安徽經濟三極,可引領安徽崛起。
在清末民國時期 ,長江流域上海、重慶、武漢、南京、安慶五座城市,市場繁榮,經濟強大,發展的最好 ,實力最強 ,所以被人們稱之為“長江五虎”,當時的安慶,盛極一時 ,是安徽人的驕傲!
安慶振風塔
安慶市,別稱宜城,是安徽省的地級市,被譽為“文化之邦、戲劇之鄉、百年省會、山水宜城”,是中國“黃梅戲之鄉,安徽省名的“安”字即取自安慶,下轄迎江、大觀、宜秀3個區,懷寧、太湖、宿松、望江、岳西5個縣,以及代轄潛山、桐城2個縣級市,總面積為13589平方千米,總人口415.6萬,2022年GDP為2767.46億。
從乾隆時期開始,一直到1938年,安慶一直是安徽省的省會,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民國時,安慶被定義為橫跨長江兩岸的特大型城市,互聯南京和武漢,建國初期,作為安徽省省會,GDP一度排全國前十名 ,當時的安慶城市發展達到巔峰 ,中國第一部電話機、第一支現代步槍、第一臺蒸汽機、第一艘輪船 ,安徽第一個機場、第一座發電廠、第一部電話、第一座自來水廠、第一所大學,均誕生于安慶,由此可想當時的安慶有多么強大。
安慶天柱山
1952年隨著省會被遷移合肥,安慶的輝煌隨之過去 ,逐漸衰落,現今的安慶與其他四虎已經不能相提并論。
隨著安徽經濟的逐步崛起,重振長江五虎的安慶被提上了日程,讓樅陽回歸,池州銅陵加入助力,成就安慶一江兩岸大都市,與合肥蕪湖組成安徽經濟三極,引領安徽崛起,這將是安徽區劃設想完美的方案。
安徽池州市
池州,簡稱“池”,安徽省下轄地級市,轄貴池區1區、東至縣、青陽縣、石臺縣3縣,人口132.8萬,2022GDP1078.54億,著名的九華山風景區就位于池州 。
銅陵,安徽地級市,是一座資源型城市,安徽省第二大企業銅陵有色就位于銅陵市,人口僅為130.1萬,2022年GDP1209.9億 ,與池州不相上下,整體體量只相當于一個強縣。
安徽銅陵市
現如今的池州銅陵人口、GDP均太少,作為地級市已經不太適合,所以將池州、銅陵合并至安慶,組成一江兩岸的大都市,是非常的適合,如此一來,偏居江北的安慶 ,成為了大江南北的城市。
合并的安慶,人口678.5萬,GDP5055.89億,一舉超越蕪湖成為安徽省第二大城市,雖然與上海,武漢,重慶,南京還相差巨大,但首當其沖的成為長江安徽區域首虎,一江兩岸的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