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金融危機是指金融市場的危機,一般會表現為金融資產的價格下跌甚至于股市、債市的崩盤,導致大量的投資者虧損或是血本無歸。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危機因為直接和投資和錢有關,所以金融危機大概率會引發全球性的經濟危機,比如說2008年的次貸危機就引爆了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直到目前為止全球各個國家依舊沒能完全從那場金融海嘯中走出來。
金融危機對普通人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貨幣貶值和失業率增加上,金融危機導致了資本市場的運作效率低下,金融體系近乎癱瘓,從而導致了經濟危機,而經濟危機的主要表現之一在于通貨的惡性膨脹造成的貨幣貶值,貨幣貶值也就是我們手中的錢不值錢了,原本一百元可以買的東西,到了通貨膨脹中可能一千塊錢也買不來。
對于投資者而言,金融危機對他們的傷害是最大的,股票被套、債券無法兌換、期貨崩盤等等直接導致他們手中的財富急劇縮水,加之通貨膨脹手中的現金越發少得可憐,不少財務杠桿較高的富人都沒能撐過金融危機。
對于貸款買房的人而言,金融危機對他們而言也是雪上加霜。貨幣貶值和失業直接導致換不上房貸的人更多,銀行的資金流動更加緊張,無法為投資正常輸血,國內經濟不見起色,反過來再度作用到民眾的身上,這簡直是一個惡性循環。
另一個就是失業率會大幅度增加。
金融危機發生后,銀行總是最先受到沖擊的金融企業,然后在影響到企業的生產和生存,一方面資金鏈緊張另一方面國內需求大幅下降導致盈利無法正?;厥昭h,從而導致大部分企業倒閉,民眾失業率繼續上升。
此外,除了財產的損失之外,金融危機還對人們的心理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部分影響主要表現在不安全感上,通常金融危機結束之后房地產市場都會迎來黃金發展期,人們對這種硬通貨的買賣熱情空前高漲,這是很明顯的尋求安全感的行為。
通常情況下,經濟危機發生的時候央行會采取積極地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加大財政支出,降低基準利率,盡可能的刺激國內投資,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財政赤字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