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是特殊商品,藥品具有雙重屬性,既有治療作用,也會有副作用。中成藥也是屬于藥品,只要是藥品,都不可避免的會存在副作用,中成藥也不例外。所以,文題中說中成藥沒有副作用,這種觀念本來就是錯誤的。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2017年4月份,發布了2016年中國國內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中,涉及懷疑藥品150.7萬例次,其中光中藥就占了16.6%。另外,2016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共收到嚴重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10.2萬例,中藥占5.5%。
這些數據都再一次的說明中藥并不是公眾想象中的那樣安全,中藥和西藥一樣都有藥品副作用的。從上面的數據中,我們就會發現中藥不僅有副作用,而且也會產生嚴重的危害生命的不良反應,因此,沒事別瞎吃中藥。
中成藥不僅有副作用,而且有些中藥材的還會含有毒性成分。特別是不合理使用某些中藥,危害可能會更大。那么到底含有哪些中藥材的中成藥副作用會比較大?或者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比較大呢?
比如2015年版中國藥典,這是中國關于藥品評價的最權威的書籍之一了,這本官方的書籍中共總結了83 種有毒中藥,其中10種標注為大毒,42 種標注為有毒,31 種標注為小毒,具體名稱如下:
大毒:川烏、馬錢子、馬錢子粉、天仙子、巴豆、巴豆霜、紅粉、鬧羊花、草烏、斑蝥。
有毒:干漆、土荊皮、山豆根、千金子、千金子霜、制川烏、天南星、制天南星、木鱉子、甘遂、仙茅、白附子、白果、半夏、朱砂、華山參、全蝎、芫花、蒼耳子、兩頭尖、附子、苦楝皮、金錢白花蛇、京大戟、制草烏、牽牛子、輕粉、香加皮、洋金花、常山、商陸、硫黃、雄黃、蓖麻子、蜈蚣、罌粟殼、蘄蛇、蟾酥、三棵針、白屈菜、臭靈丹草、狼毒。
如果使用了上述目錄的中藥,千萬不要自己盲目配置和煎煮,或者含有這里成分的中成藥,也不要自己在藥店購買使用,如果真的是治療疾病的需求,請在專業的中醫大夫和中藥藥的指導下進行服用。
那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所謂的補藥也有副作用嗎?對,即使對于補益的中成藥也不宜亂服,如六味地黃丸,若長期服用對胃腸造成傷害,容易引起胸膈痞悶、脘腹脹滿、食欲下降、大便溏泄等,緣于方中酒蒸制的熟地,質厚味濃,滋膩礙脾。
所以,說中藥和中成藥沒有副作用,這完全就是謠言,這樣的觀念會誤導公眾盲目的和自作主張的使用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