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各種胃腸道疾病也尾隨而來,一般都是急性胃腸炎,來得快去得也快。可是慢性胃腸炎的患者又該怎么辦呢?以及還有一個問題,有“慢性胃腸炎”這個病的名字嗎?
有不少人說,有急性胃腸炎,那自然就有慢性胃腸炎啰,這顯然是對稱存在的嘛!
而且慢性胃腸炎,顧名思義就是胃粘膜和腸粘膜的慢性炎癥嘛!
可是!其實這個名稱是不確切和不規范的!因為在醫學上,壓根就沒有這個疾病名!
慢性胃腸炎的病因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下面還是繼續用慢性胃腸炎這個名字吧。但是千萬記得,這個只是大家平時的俗稱,而不是真正的疾病名哦!
所謂慢性胃腸炎,其實是慢性胃炎、慢性胃弛緩、慢性胃擴張、慢性胃下垂、慢性胃酸過多、不明原因腹部不適、排便不成形等臨床表現的籠統表述。具體的病因也會根據上述這些疾病的不同而各有所異。
所以其實并沒有一個統一的、籠統的那么一個病因描述,就理解為“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吧。
慢性胃腸炎的癥狀、診斷和治療
這個得分開來說,因為慢性腸胃炎可以大致分為慢性腸炎和慢性胃炎。
先說慢性腸炎。慢性腸炎的臨床表現為長期慢性或反復發作的腹痛、腹瀉及消化不良等等癥狀,如果嚴重的話,患者還可以有粘液便或水樣便。
而慢性胃炎則缺乏特異性的癥狀,特異性的癥狀就是說“一看這癥狀就知道是慢性胃炎”。為什么呢?
因為慢性胃炎癥狀的輕重與胃粘膜的病變程度并不一致,“對不上號”。甚至于大多數的患者常常并沒有癥狀表現出來,或者是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的癥狀,比如說上腹隱痛、食欲減退、餐后飽脹、反酸等等。所以這個反而不好說了。
由于慢性腸胃炎并非一種特定的疾病,所以診斷它需要根據臨床表現及病史、實驗室檢查等結果進行綜合分析、明確診斷和鑒別診斷。而治療是建立在正確診斷的基礎上的,針對病因及原發病變進行治療,這部分就要結合臨床的情況了。
慢性胃腸炎的常見誤區
不少人一聽自己消化系統得了病,都挺慌的,所以就想到了各種各樣的辦法,想自己把病情給壓下去。殊不知不少做法是錯誤的!
亂補營養和飽食:很多患者因為擔心自己的身體,所以會主動去吃很多營養品或補身體的食物,但是吃的同時也要注意合理健康飲食啊!
多吃素食,不敢吃葷腥:建議以腹瀉為主的患者應少吃纖維素多的蔬菜如韭菜、芹菜、竹筍等,應該適當增加瘦肉、魚、蛋、蕈類等。結腸炎患者應少食豆制品為好。
喝酒能殺死腸中的細菌:喝酒、吃辣會刺激胃腸道,導致胃腸道充血、蠕動加快、分泌增加,因此會加重膿血便、黏液便、腹瀉、腹痛等癥狀,影響疾病的恢復。
到處找醫生看病或到處買藥吃,幻想有醫生或有藥物將疾病一次性根治。
把“胃”與“腸”的疾病分開來找不同的醫生看:其實這是“一家子”,都歸“消化內科”管。
因懼怕而拒絕做結腸鏡檢查:檢查是無創的,而且是能給醫生最直接的幫助的。
如何有效預防胃腸炎的發生
其實,平時對胃腸炎的預防遠遠比患病之后的治療更重要。而且預防胃腸炎,其實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幾個點就可以了。都是哪幾個點呢?
水果要洗凈再吃。由于水果在生長過程中要進行施肥、噴灑農藥等操作,而且采摘和出售的整個物流過程中也很容易被細菌污染,所以吃水果之前一定要清洗干凈之后再吃。
少吃甚至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這些食物對消化道都是具有刺激性的,所以就不用多做解釋了。
注意個人與用餐衛生。吃東西前、上廁所后、接觸動物后必須洗凈雙手,“飯前便后要洗手”嘛,注意衛生就可以減少潛在病源的傳染幾率。
保證充足的睡眠,攝取均衡營養,經常運動來增強抵抗力,就能減少患病的幾率。
為了有效預防腸胃炎,還要保持精神上的放松,注意心態的調整,避免過度疲勞。
吃些什么對腸胃比較好呢?
在吃的方面有這么幾點需要注意。
慢性胃腸炎除了藥物治療,主要在于平時的養護。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暴飲暴食、少食多餐,而是應該按時按量,減輕腸胃負擔。
如果胃酸分泌減少,比如患有萎縮性胃炎,那么可以喝一些濃肉湯、魚湯、雞湯等味道鮮美的食物,以刺激胃酸分泌,促進食欲。另外建議多喝酸奶。酸奶可以抑制有害菌分解蛋白質產生毒素,同時使胃免遭毒素的侵蝕,有利于胃炎的治療和恢復。
如果是胃酸分泌過多的話,那就不要喝肉湯、魚湯、雞湯以及鮮味食品了。可以將肉類煮熟去湯后再烹制。食物要做得細、碎、軟、爛。不建議煎炸食物,而應盡量用蒸、煮、燴、燉與煨等。另外還可以喝牛奶、豆漿、吃饅頭、面條、面包來中和胃酸。
如果同時患有貧血或營養不良的話,就應該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和血紅素鐵的食物,如瘦肉、雞、魚等,以及肝、腰、胗等動物內臟。此外,深色的食物,一般是新鮮蔬菜及水果富含維生素,如綠葉蔬菜、四棱豆、西紅柿、茄子、紅棗、黃秋葵、紫秋葵、胡蘿卜、紫薯、紫甘藍、紫菜花等。
相信胃腸炎的相關知識大家已經了解得比較清楚了。那么就再給大說個有13種癥狀的疾病。那這是什么病呢?有請今天的主講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脾胃肝膽科主任醫師孟捷。
13種癥狀的疾病到底是何方神圣?
腸易激綜合征是最常見的功能性腸道疾病,發病率很高,患者以中青年女性居多。病雖不大,卻非常折磨人。患者往往會間歇性出現13種不同的腸道癥狀。當出現以下這些癥狀的時候,很有可能提示您已經患上了腸易激綜合征,應該盡早去醫院進行檢查調理:
感覺腸子打結,不舒服,不通暢;
感到腹部沉重;
腹部有切割般疼痛;
腹脹;
感覺腸子發炎,有灼熱感;
總想上廁所;
腸子被攥住的不適感;
被鉆般的疼痛;
經常有腸鳴,肚里常發出咕咕聲;
上腹不適;
肚子明顯變大;
腸子有發霉的感覺;
胸口有灼熱感,燒心;
腸易激綜合征都有哪些表現?
腸易激綜合征病人的腸道較為敏感,常常出現腹痛,但排便或排氣后會緩解。此外還有腹瀉、便秘、腹脹等情況交替出現。一般腸易激綜合征主要依靠癥狀診斷,但要排除器質性病變。對于年齡40歲以上者,尤其是伴有體重減輕,黑便或便血、膿血,病情逐漸加重者,應進行結腸鏡檢查等進行排查。
實際上,我們可以通過大便的形狀直觀的分析出我們腸道的健康狀況。一般臨床上會采用“布里斯托大便分型”量表。根據排便性狀又分為便秘型、腹瀉型、混合型三種。
腸易激綜合征患者應該吃哪些食物?
適合食用的
對于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來說,應該多食用薏米和山藥。這兩種食物從中藥的藥性上來說,都是健脾止瀉的,就是說它不會刺激腸道,所以也不會加重腹瀉的癥狀。
對于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來說,應該多食用燕麥。因為燕麥里含有豐富的可溶性膳食纖維。
不適合食用的
牛奶和蜂蜜就不適合腸易激綜合征患者食用。
蜂蜜對于普通的便秘來說,有通便的作用。蜂蜜里含有果糖,但是人體的吸收量是有限的。當不能吸收的時候,果糖就容易使腸道的滲透壓增大,也就是增加腸道的水分,會有輕度的促進排便的作用。但是對于腸易激綜合征的這種便秘就不適合了,因為它會加重腸道產氣,也就是說,蜂蜜里面的果糖會導致腹脹加重和腹痛。
牛奶是因為含有乳糖,乳糖也是一種不容易被吸收的糖,因為大多數東亞人群都缺乏乳糖酶。在我們幼年的時候喝牛奶是沒問題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里的乳糖酶水平會越來越低,不能夠消化牛奶里的乳糖,就會導致乳糖不能完全被吸收。乳糖在腸道里發酵后也容易產氣和產生酸性產物,刺激腸道產生疼痛和腹脹。
芹菜和紅薯也不適合腸易激綜合征患者。
紅薯里有大量不能被人體吸收的膳食纖維,它是容易刺激腸道蠕動加快的,雖然有通便的作用,但是同時它會加重腹痛和腹脹的癥狀。所以對于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就不適合。
芹菜含有豐富的粗纖維,但是對于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來說,會加重腹痛和腹脹。所以一定要食用的話,也要有一個適當的量,而不是多多益善。
對于腸易激綜合征來說,膳食纖維不是越多越好。換句話說,不管是腹瀉型還是便秘型的患者來說,過多攝入膳食纖維都有可能加重腹痛和腹脹的癥狀。國家的膳食指南里推薦每天的膳食纖維攝入總量是30-35克。
按摩足三里穴
中醫認為,按摩足三里能夠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止瀉、增加食欲。孟主任建議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常常點按足三里穴,每次按摩10-20分鐘,長期以往,能夠起到養護腸道的作用。
補充益生菌
多多補充益生菌能夠改善腸道微生態,有助于腸道健康。
在選擇益生菌時,應注意以下三點:
最好含有雙歧桿菌;
要低溫冷藏;
選用離出廠日期近的新鮮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