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彩超檢查是作為臨床發現頸動脈斑塊常規檢查,當你看到超聲檢查報告單,我們應該關注什么問題,有的患者總問:“張醫生,頸動脈多發動脈硬化斑塊,我會不會得腦梗死?頸動脈斑塊會不會脫落? ” 我總會告訴患者:“我們應該關注頸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不穩定,是不是易損斑塊?”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這方面科普知識。
上圖是頸動脈易損斑塊內部結構,其特征是有富含膽固醇結晶的壞死核心和薄的纖維帽,纖維帽中平滑肌細胞較少,其彈性差,容易碎裂,其中以斑塊的肩周部最明顯。較薄的纖維帽更容易為破裂,較薄區域易壞死或被大量的巨噬細胞浸潤,其能增加了纖維帽的張力。臨床上,這類易損斑塊破裂是引起腦梗死的主要原因。
那么作為普通老百勝我們改怎么辦呢?首先,我們要常規做頸動脈彩超確認我們有無動脈粥樣硬化,尤其關注引起血管狹窄率超過70%的斑塊,要關注這樣的斑塊是否為易碎斑塊。對于有這樣斑塊的患者我們要進行高分辨核頸動脈磁共振檢查了解斑塊內部情況及纖維帽的薄厚,這樣就有的放矢的“對付”易損斑塊,盡早去除頸動脈內的“炸彈”以防它爆炸引起腦梗死。
那么我們怎么“對付”這個危險呢?這類人群我們要干預危險因素:如吸煙、飲酒、高血壓病、糖尿病、高血脂癥等危險因素,拜阿司匹林、他汀類藥物、抗高血壓藥物,合理的方案可逆轉易損斑塊或者預防斑塊碎裂。一定要認識到頸部動脈粥樣硬化易損斑塊是腦梗死罪魁禍首,要早發現,早治療,才能避免發生腦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