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心臟病、腦卒中、腎臟病發(fā)病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我國70%的腦卒中死亡和50%心肌梗死死亡與高血壓密切相關。本期健康科普堂邀請沈陽市健康教育專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yī)師陳建平同市民朋友聊聊高血壓的流行趨勢及防治相關話題。
高血壓是指以體循環(huán)動脈血壓(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為主要特征(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
我國人群60年來高血壓患病率的明顯上升趨勢。根據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2012年全國18歲及以上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5.2%,與2002年(18.8%)相比,患病率上升34%。據此估計,目前我國約有2億多高血壓患者,每4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壓。
1.高鈉、低鉀膳食是我國大多數高血壓患者發(fā)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我國大部分地區(qū),人均每天鹽攝入量12-15克以上。
2.超重和肥胖。身體脂肪含量與血壓水平呈正相關;人群中體重指數(BMI)每增加3kg/m2,4年內發(fā)生高血壓的風險,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身體脂肪的分布與高血壓發(fā)生也有關;腹部脂肪聚集越多,血壓水平就越高。腰圍男性≥90cm或女性≥85cm,發(fā)生高血壓的風險是腰圍正常者的4倍以上。 注: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2)。
<18.5 | 18.5 -23.9 | 24.0-27.9 | ≥28.0 |
消瘦 | 體重正常 | 超重 | 肥胖 |
3.過量飲酒。人群高血壓患病率隨飲酒量增加而升高。
4.長期精神過度緊張。
5.其它危險因素包括吸煙、缺乏體力活動等。
高血壓是心臟病、腦卒中、腎臟病發(fā)病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我國70%的腦卒中死亡和50%心肌梗死死亡與高血壓密切相關。因心腦血管病導致的死亡占國民總死亡的40%左右。
血壓測量是高血壓診斷的基本手段,血壓值是診斷與治療的主要依據。血壓值一般以毫米汞柱(mm Hg)進行衡量,記錄為兩個數字,如120/80mmHg。前面的數字表示收縮壓,在心臟收縮或跳動時產生;后面的數表示舒張壓,在心臟跳動間隔心肌舒張時產生。
因汞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故應積極推薦使用經國際標準認證合格的上臂式自動(電子)血壓計,但近期仍可使用臺式汞(水銀)柱血壓計。
目前,仍以診室血壓作為高血壓診斷的依據。有條件的應同時積極采用家庭血壓或動態(tài)血壓診斷高血壓。人群中診室血壓水平呈連續(xù)正態(tài)分布,血壓升高的劃分并無明確界線,因此高血壓的臨床診斷標準是根據流行病學數據來確定的。目前我國使用的診斷標準是針對18歲及以上成人,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測量血壓,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收縮壓≥140mmHg和舒張壓<90mmhg為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患者既往有高血壓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壓藥物,血壓雖然低于140>90mmhg為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患者既往有高血壓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壓藥物,血壓雖然低于140>
血壓水平分類和定義
分類 | 收縮壓(mmHg) | 舒張壓(mmHg) |
正常血壓 | 120和 | 80 |
正常高值 | 120-139和/或 | 80-89 |
高血壓: | ≥140和/或 | ≥90 |
1級高血壓(輕度) | 140-159和/或 | 90-99 |
2級高血壓(中度) | 160-179和/或 | 100-109 |
3級高血壓(重度) | ≥180和/或 | ≥110 |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 ≥140和 | 90 |
1.血壓高值(收縮壓130-139 mmHg 和/或舒張壓85-89 mmHg);
2.超重(BMI 24-27.9 kg/m2)或肥胖(BMI≥28 kg/ m2),和/或腹型肥胖[腰圍男≥90 cm(2.7尺),女≥85 cm(2.5尺)];
3.高血壓家族史(一、二級親屬);
4.長期膳食高鹽;
5.長期過量飲酒[每日飲白酒≥100 ml(2兩)];
6.年齡≥55歲。
1. 吃低鈉鹽:低鈉鹽不僅幫助人們防控高血壓,也使人體內的鈉鉀元素得到了平衡。
2. 減少鹽量:高鹽飲食顯著增加高血壓患病風險。成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6克。
3. 控制體重: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壓發(fā)病的危險因素,同時也是冠心病和腦卒中發(fā)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保持正常的體重指數(BM I) ( kg/m2 ) 20~24,是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的重要措施之一。
4. 適度運動:維持適度的健身體力活動,可預防和控制高血壓,如園藝勞動、走路、家務勞動、太極拳和游泳等。
5. 調整心態(tài):憤怒、恐懼等情緒因素都是高血壓的重要致病因素,緊張情緒會導致人的交感神經興奮、升高血壓,有時甚至可以導致急性腦血管意外,所以高血壓患者調整心態(tài)尤為重要。.每天應該保持樂觀的情緒,同時一定要記住--戒煙限酒。
6. 合理膳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情況,千萬不能夠吃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平時要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盡量在家中就餐,可利于控制脂肪、鹽和糖的攝入量。
高血壓確診后,均應立即采取并長期堅持非藥物治療(生活方式干預),而大多數患者還需要長期堅持降壓藥物治療。前者是高血壓治療的基石,后者是血壓達標的關鍵,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非藥物治療包括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體健康的行為和習慣,達到控制高血壓以及減少其他心血管疾病發(fā)病危險的目的。非藥物治療有明確的輕度降壓效果。
藥物治療應由醫(yī)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初始治療和維持治療藥物。首先要掌握藥物治療的禁忌證和強適應證,根據病情和患者意愿選擇適合該患者的藥物;治療中應定期隨訪患者,了解降壓效果和不良反應。當前常用于降壓的藥物主要有以下5類:鈣離子通道阻滯劑(CCB)、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噻嗪類利尿藥、β受體阻滯劑。以上5類降壓藥及固定低劑量復方制劑均可作為高血壓初始或維持治療的選擇藥物。如有必要,還可以選擇α受體阻滯劑和其他降壓藥。
高血壓治療的基本目標是血壓達標,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腦血管病發(fā)病及死亡總危險。我國是腦卒中高發(fā)區(qū),治療高血壓的主要目標是預防腦卒中。一般高血壓患者血壓降至140/90 mmHg 以下;老年(≥65歲)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降至150/90 mmHg以下,如果能耐受,可進一步降至140/90 mmHg以下。一般糖尿病或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血壓目標可以再適當降低。
陳建平,沈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生命統(tǒng)計科科長,主任醫(yī)師,社會醫(yī)學與衛(wèi)生管理碩士,遼寧省預防醫(yī)學會心血管病預防與控制專家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遼寧省預防醫(yī)學會卒中預防與控制專業(yè)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委員,遼寧省預防醫(yī)學會流行病與衛(wèi)生統(tǒng)計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沈陽市健康教育講師團成員,主要從事死因監(jiān)測、心腦血管疾病防治、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