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試著來給人工智能下個定義!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般也簡稱AI)是指用機器去實現所有目前必須借助人類智慧才能實現的任務,它本質上是基于學習能力和推理能力的不斷進步,去模仿人類思考、認知、決策和行動的過程。人工智能的發展以算法、計算和數據為驅動力,其中,算法是核心,計算和數據是基礎。近些年,隨著三大因素的共同進步,人工智能已經在機器視覺、語音識別、語義識別、圖像識別、動作控制等眾多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并開始廣泛滲透到金融、客服、安防、醫療、無人駕駛、教育和家居等行業,為經濟社會的轉型升級發揮重要作用。Horizon Insights認為,2025年,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對傳統經濟帶來的沖擊將達到14-33萬億美元/年。埃森哲的一項新研究也表明,隨著人工智能的繁榮發展,到2035年,全球企業利潤將實現38%左右的增長,共為16個行業增加大約14萬億美元。一些行業的年度增長數據將會翻一番,部分傳統行業,例如制造業和食品服務業等,會增加一倍甚至更多。也因此,人工智能被認為將是引領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核心科技力量之一,業界普遍看好該產業未來將實現爆發式增長,并對其進行巨額投入。
人工智能是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數據、算力和算法是信息技術的三大基石。近年大數據從海量數據處理方面、云計算從海量IT資源組織方面取得突破,從而釋放了深度學習等傳統機器學習算法的潛力,掀起了人工智能的浪潮。從云計算到大數據再到深度學習本質上是從算力到數據再到算法的迭代創新波浪。
人工智能將帶來新一輪的產業革命。無人駕駛、服務機器人、智能家居對乘用車、家電產業產生巨大的變革。無人工廠、無人物流正成為企業重要的生產手段。智能客服、智能投資顧問、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正塑造現代服務業的新形態。人工智能在生產生活中發揮的作用日漸顯現。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再到信息社會,生產生活的決策從依賴經驗,到依賴信息,最終進化到依賴算法。基于大規模數據和算力,人工智能將主導人類生活和生產。人類的生活將從逐漸重視算法的建議到直接接受算法的指令。以餐飲為例,從一開始的在家自己做,到通過信息平臺尋找美食,到最終由算法定制食譜自動下單。同時,人類的貿易、制造和投資也正從逐漸重視算法的決策支持到接受算法的自動驅動,比如從早期ERP系統提供定期的庫存分析到目前大型電商平臺的實時自動分布式庫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