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三諾講糖陪伴你控糖的第1022篇文章
<本文>本文>1027字,預計閱讀需 3 分鐘>
■■■
“聽說XX水果特別升糖,不能吃。”'聽說XX可以降糖,那要多吃,最好天天吃。” 很多糖友反饋,自從得了糖尿病,就陷入了一個由一個的迷惑,甚至是誤區(qū)。今天就大家詢問頻率都非常高的兩個飲食誤區(qū)來剖析一下。
很多糖友因為擔心吃多主食后血糖高,每天就吃一小碗甚至半碗,一口也不敢多吃。主食吃不夠,也因此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
肌肉萎縮、免疫力下降
如果主食吃不夠,碳水化合物來源不足,熱量就會缺乏。此時,吃進去的肉、蛋、奶等蛋白質類食物就會被轉化為熱量消耗掉,這簡直是對蛋白質的極大浪費人體肌肉也就自然逐漸萎縮,免疫力也不斷下降。
對血糖控制不利
試想讓你長期不吃飯、面、饅頭、粥之類的食物,想必你一定有種什么都沒吃的感覺。同樣,吃不夠主食,也會讓糖友精神焦慮、情緒波動,長此以往,交感神經(jīng)興奮,次日早上的血糖反而會升高。
所以,該吃的飯還是得吃。
糖友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血糖、胃腸情況及個人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主食。
可以多選擇血糖生成指數(shù)在55以下的主食
適當選擇血糖生成指數(shù)在55~75之間的主食
適當限制血糖生成指數(shù)高于75以上的主食
大麥(整粒,煮)、除小麥粉面條以外的其他各種面條、黑麥(整粒,煮)、小麥(整粒,煮)、黑米粥、通心面(管狀,粗)、糙米(煮)、玉米面粥、蕎麥(黃)、玉米(甜,煮)。
蕎麥面條、小米粥、粗麥粉(蒸)、大米糯米粥、大米粥、小米(煮)、玉米片(高纖維)、油條。
普通玉米片、烙餅、粘米飯(含直鏈淀粉低——飯質較軟)、米餅、糯米飯。
很多糖友為控制血糖,生活水平直線下降,有的糖友甚至幾個月都沒有吃過可口的細糧了(默默地心疼~),餐桌上全是玉米面、玉米碴、燕麥、糙米,味同嚼蠟,毫無美味可言。
他們?yōu)槭裁匆@么做呢?因為糖友說每次測血糖就發(fā)現(xiàn),只要一吃細糧,血糖就高,因此只吃粗糧,對細糧望而卻步。
事實上,細糧含膳食纖維少,消化吸收的速度比較快,食用后血糖升高當然也比較快。粗糧雖然不容易升高血糖,但也有其缺點。
因其富含膳食纖維,若長期大量吃,一方面會影響消化,使腸胃不舒服,另一方面也會影響礦物質的吸收。
那該怎么辦呢?
粗細搭配一起吃是最好的選擇
最好粗細搭配著吃,既對血糖影響小,還不影響消化吸收。
比如一天三頓飯,我們可以選擇吃一頓粗糧,兩頓細糧這樣交替著吃。
另外,粗細搭配時也要考慮自身的體質。對于體質較差,身形瘦弱的人,少吃粗糧;
而對于肥胖,身形健壯的人,可以稍微增加粗糧的比例。特別要注意的是,合并胃輕癱的糖友,吃粗糧一定不能過多,1天最多吃1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