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人類在移動互聯網的幫助下,獲取信息愈加方便。真可謂手機在手,世界全有。
外部世界紛紛擾擾,在經濟的推動下,媒體的推波助瀾下,人類對金錢地瘋狂追求,對名利的癡迷已經到了極其夸張的地步。
現在社會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簡單而粗暴——金錢。沒有金錢即使說的再天花亂墜,大家也會認為你沒有能力;有了金錢,即使這些金錢來路不明,大家心中也是羨慕不已。
人們在瘋狂追求金錢、名利的另一面,卻是內心的空虛與焦慮。
如果人生意義僅僅是為了金錢、名利的話,那么這個世界也將失去五彩繽紛,人類終有一日也會走向滅亡。
世界之所以發展,人類文明之所以燦爛,就是因為人人不同。可是,如果人人都變成只會追求金錢、名利的一類人時,世界發展也將戛然而止,人類文明也會迅速消退。
我們的人生軌跡被外部事物所干擾,這樣的人生很難完美,甚至不能稱之為人生,而是金錢、名利的奴隸。
人心被金錢、名利所蒙蔽,而迷失本心。那么,究其一生也不會獲得幸福和快樂。
我們何不,在這金錢世界中,停下匆忙腳步,聽聽內心深處的聲音,然后順心而為呢?
如果能在當今社會,做到心若止水,對待何人何事不動如山,用自己的本心來做事。那么,我們也將不會被金錢、名利所累,從而獲得幸福與快樂,甚至找到符合自己的人生意義。
不被金錢所動,不為金錢而活;不為名利所動,不為名利而活。找尋本心最想做的,最想要的,幸福也將悄然而至。
做到心若止水,不動如山,不是說這個人無所追求,如一根木頭一般毫無感情。而是,我們現在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都是遵從本心而為,而不是因為他人、他事,也不是因攀比心或者盲從而為。說的直白一些,就是自己很清楚自己要干什么,自己愿意干什么。我們遵從本心,就不會在意別人的評論、別人的眼光,更不會因著這多變的世界而去盲從,我們只需做好自己,堅守本心就可以了。
只要我心光明,心若止水,不動如山。那么你的一生就如這蕓蕓眾生的一根定海神針,不會因任何風浪而迷失、傾覆。
只要心若止水,不動如山。那么這樣的人生境界必然是極高的,從而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人生,甚至可以找到生命的真諦。
生生死死,恒古不變,這是人類不變的生存法則。金錢、名利這些外物在生命失去的那一刻,我們不能帶走分毫,只身而來只身而去。唯獨在死去那一刻,可以明白自己這一生是否有憾,能否含笑九泉?
如果我們能做到心若止水,不動如山,自然能看透生死,也就不會懼怕死亡,可以放下人世間的各種因果,從而從容面對生死,可以做到含笑而世。
王陽明先生在彌留之際,學生問他:“老師,您可有什么不放心的嗎?”王陽明先生隨之說:“此心光明。”隨之溘然而逝。
這種心境,這種人生境界不正是我們所追求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