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常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命運波瀾不定,世界變化萬端,我們無法逃避,只能承受。
我們無法改變世界的軌跡,也無從窺測命運的真相,只能改變自己,改變內心。
內心的強大,才是治愈一切的良藥。
01
內心越強大,處事越溫柔
大智者必謙和,大善者必寬容。
晚清名臣曾國藩,有一次在上朝途中,和某官員的八抬大轎相遇了。
對方一看是四抬轎子,便不以為意。借著沒有及時讓道的理由,轎夫二話不說,就將曾國藩從轎子里揪了出來。
這個官員一看,居然是當紅一時的曾國藩,嚇得慌忙磕頭謝罪。
可曾國藩并沒有動怒,反而將他扶起,笑著道:“是本官的轎子擋了大人的道,不怪你,不怪你。”
寬容,是最高貴的報復。我本也可以狠狠責備你的實力,可我卻選擇了不計較。
因為心有大善,所以一切糟心之事,都是小事。
體諒他人,也是在大事化小,取悅自己。
一個人內心愈強大,便會愈善良、愈溫柔。
當你溫柔了,世界也跟著柔軟了。
02
內心強大,治愈自己
《菜根譚》講:“眾人以順境為樂,而君子樂自逆境中來。”
這句話用來形容蘇軾,再合適不過。
他被貶黃州,沒錢買羊肉,只能買點羊脊骨。
他把羊脊骨放在火上烤,撒上調料,吃得津津有味。
生活拮據,他就自己開了塊地,和農人一起唱歌耕作。
貶到惠州,他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蘇軾在黃州三年后,跟著農人去買田。
路上遇到下雨。
別人都趕緊跑去避雨,只有他還在慢吞吞地走。
片刻之后,云收雨歇,陽光灑在臉上,蘇軾若有所悟,寫下了千古名篇《定風波》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外界再多的風雨,也不能影響我內心的豁達。
縱然我現在成了一個農夫,竹杖芒鞋,我也依然走得瀟灑從容。
順,不妄喜;逆,不惶惑。
一個人的內心只要足夠強大,外界的環境再糟糕,也不能影響他的心情。
他們在逆境中,不斷成長,反而活得高級而優雅。
03
內心強大,治愈萬物
《史記》有云:順,不妄喜;逆,不惶餒;安,不奢逸;危,不驚懼;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
一個人內心越強大,便越趨于偉大。
楊絳先生,便是這樣的一個人。
1997年,被她稱為“平生唯一杰作”的女兒錢瑗去世。就在女兒走的前一晚,她握著女兒的手說道:“安心睡覺。我和爸爸,都祝你睡好。”
第二年,丈夫臨終,一眼未合好,她附在耳邊說:“你放心,有我呢。”
她曾提到,“鐘書逃走了,我也想逃走,可是逃到哪里去呢,得留在人世間,打掃現場,盡我應盡的責任。”
曾經那個充滿歡聲笑語的家,終究只剩下了她一人。
她便一個人,靜靜地整理錢鐘書留下來的手稿筆記,花了近十年,讓那些書全部出版。
一個人內心該有多強大,才能在生活的壓力下,依舊不動聲色,保持從容且高雅。
楊絳先生說: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發現: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世界是你自己的,只要內心強大,生命自然淡定從容。
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但是內心強大的人,早已可以治愈一切。
來源: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儒風大家(ID:rufengdajia)
真正厲害的人,早把人生調成了“靜音模式”
疫情后很多人才明白:一技之長,是一個人最大的依靠
清明節,為什么要回鄉掃墓?
武漢“解封”倒計時:大難一場,才知平凡可貴
西昌山火犧牲隊員出征畫面曝光:謝謝你們負重前行!
三觀正的人,到底是怎么樣的?我從鐘南山身上找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