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子不爽,去看了中醫,醫生說,孩子呀,你這身體不行啊,先天之本的腎不大好,后天之本的脾也不好,你這咋搞的呢?
因為自小身體孱弱,我也是沒少看中醫調理,大概每個中醫都會說到“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這是啥意思呢?
從中醫學的角度講,腎藏先天之精,為構成人體胚胎的原始物質,還藏元氣,所以說腎為先天之本。由于人體出生后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均賴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供養,故稱脾胃為后天之本。
通俗點說,你生下來身體好不好,身板或者說底子怎么樣,要看你的腎好不好,你長大了身體好不好,要看你的脾好不好。
生活中,很多人都很注意補腎,卻很少人注意保養自己的脾,現在大部分人都有濕氣的問題,癥結正是在脾虛上。而脾虛會使食物無法完全轉化,那么你用再好的東西,你的腎也收不到,所以兩者中,脾是第一要務,先治理好脾,才能有強大的腎。
在補脾方面,我們可以選擇食療的方法,也可以選擇穴位按摩。
補脾食療方——蓮子山藥粥
蓮子30克,山藥80克,粳米50克。將蓮子去心,與山藥、粳米、水共煮粥食用。此方適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虛弱者。
調脾穴位——足三里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傳統中醫認為,按摩足三里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
在調理好脾之后,我們就可以放心地補腎了!黑豆、黑棗、黑芝麻等黑色食物都是腎臟的最愛,民間比較流行的羊腰子也是不錯的,只是會比較燥,吃多了容易上火。這里推薦大家一個對腎比較好的小茶方——蒲公英龍須茶。配方是玉米須1g,蒲公英0.4g,玉竹0.3g,玫瑰花0.3g。
玉米須在中草藥中又被稱為龍須,其性味甘淡而平,入肝、腎、膀胱經,藥理研究證明,具有利尿、降壓、利膽、降糖等作用,可輔助治療腎炎水腫、泌尿系感染、高血壓、慢性膽囊炎、糖尿病等病。
蒲公英和玉米須一樣,具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同時可去火消炎,兩者綜合作用,可用于慢性腎炎,改善腎功能,減輕或消退浮腫,減低或消除尿蛋白等。另外兩個輔料,玉竹是可以調節體液的,玫瑰花可綜合它們的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