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今年50歲,從事銷售行業的他飲酒自然是少不了,白酒少則一天半斤,多則一斤,醉酒更是常有的事兒。王先生的父親因肝癌去世,他自己也知道飲酒傷肝,所以王先生每年都堅持肝功能的檢查,好在年年都正常。前幾天一次醉酒后他覺得肚子不舒服,本以為這是宿醉的事兒,可是幾天過去了肚子卻越來越痛,隱約還能摸到有個包塊,王先生急忙去醫院做了個檢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王先生的肝上有一個8公分大的腫瘤。
得知真相的王先生先非常震驚,他的肝功能一直是正常的,為什么還會得肝癌?他覺得是醫生搞錯了,于是王先生又去了另一家醫院,檢查結果仍高度懷疑肝癌。其實,肝癌與肝功能并不能劃等號,肝功能檢查正常,并不能排除肝癌,那么肝功能檢查都是查什么?為何肝功能正常還會得肝癌?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
肝功能檢查是通過各種生化試驗方法檢測與肝臟功能代謝有關的各項指標、以反映肝臟功能基本狀況的檢查。一般護士會給你抽血,血中的各項指標通常能反應肝細胞損傷情況及嚴重程度。當肝細胞受損傷時,肝功能往往出現不同程度升高,最常見的比如肝炎、藥物性肝損害、酒精性肝損害、肝癌等。
肝臟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他們的功能強大,除了人們熟知的解毒、代謝功能外,肝臟還參與人體的分泌、免疫、凝血功能,這也是當你拿到肝功能檢查結果時,你會發現密密麻麻很多項數值的原因。雖然結果眾多,但并非每一項都那么有意義,一般來說,我們最常用作參考的為反應肝細胞壞死的轉氨酶類(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反應肝臟的解毒功能的水平的膽紅素類,以及反應肝臟免疫及滅活功能的白蛋白及球蛋白。
以上幾種結果無論哪一種出現異常,都要高度懷疑肝臟的損傷,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當所有結果都正常時,也不能忽略肝癌的發生。
肝臟是一個代償功能十分強大的器官,對于我們來說這卻是一把雙刃劍。因為功能強大,它的代償能力驚人,即使肝臟只有30%-40%的功能,往往也可以維持人體的正常運轉。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它卻給我們帶來了困擾,由于代償功能太過于強大,即使是肝臟出現惡性腫瘤,在其早期往往并無任何不適,所以肝功能仍可以顯示為正常,只有當癌細胞廣泛的復制,把肝細胞的營養物質搶奪大半時,這是才有肝功能的異常,這也是為何有些肝癌的患者肝功能正常,而剛剛發現肝功能異常卻已肝癌晚期的原因。
有人會說,既然肝癌早期肝功能正常,那么是不是早期肝癌很難診斷呢?其實不然,早期肝癌的診斷主要依靠肝臟彩超+甲胎蛋白(AFP),肝臟彩超可以借助超聲技術準確的發現直徑在1CM左右的肝臟腫瘤,與CT相比,彩超沒有輻射,對人體并無傷害,這是與CT相比彩超最大的有點。甲胎蛋白(AFP)作為常見的腫瘤標記物,人們發現它與肝癌關系密切,當AFP>400時,排除活動性肝炎,畸胎瘤等情況,高度懷疑肝癌的發生。
一般來說,當年齡超過40歲時,建議定期進行肝癌的早篩,特別是當有以下情況時建議定期查:1.有慢性肝炎病史;2.非酒精脂肪肝性肝炎;3.長期接觸致癌物質如黃曲霉素;4.長期飲酒使;5.有肝癌家族史等其他危險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高危(肝硬化)患者建議每半年進行肝臟彩超+AFP的檢測;對于極高危(肝硬化+肝炎病毒攜帶)每三個月進行肝臟彩超+AFP的檢測,每一年進行增強CT/MRI的檢測。
總結:肝功能是反應肝臟功能的重要指標,當肝功能正常時并不代表不會得肝癌,肝癌的早篩需要行肝臟彩超+AFP檢查。
1.Non-apnea sleep disorders will increase subsequent liver cancer risk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Sleep Medicine 13 (2012) 869–874
2. Everson, C.A., et al., Cell injury and repair resulting from sleep loss and sleep recovery in laboratory rats. Sleep, 2014. 37(12): p. 1929-40
3.原發性肝癌的分層篩查與監測指南(20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