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生物技術也在高速發展。現在我們吃的水果、蔬菜和糧食,其實跟小時候不一樣,現在的蔬菜比以前更大、更好看、更高產,其實就是人們通過雜交栽培的結果,把各項數據進行優化,就像雜交水稻,其產量之高,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它的出現,讓數億人不在飽受饑餓的困擾。
這些好東西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但是除了這些蔬菜、水果、糧食,也有很多動物也是雜交出現的,有人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今天盤點一下,世界上最奇怪的雜交動物。
一、半獅半虎的獅虎獸。
獅虎獸,顧名思義就是獅子和老虎雜交形成的,在19世紀的印度,人們利用雄性獅子和雌性老虎,雜交出來這種動物。
獅虎獸是獅子和老虎的綜合體,身上具有父母的特點,外形看來又像獅子又像老虎。
它們跟獅子一樣有群居意識,也能像老虎一樣下河游泳,而且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貓科動物之一,其體型異常龐大,身長超過3米,體重最高可達400公斤,是名副其實的猛獸。
可惜因其不具備生育能力,都是人為制造而來。所有獅虎獸都只能待在動物園里,過完它們孤獨的一生。
二、半虎半獅的虎獅獸。
虎獅獸,跟獅虎獸是相對應的,它是由雄性老虎和雌性獅子雜交而來的。跟獅虎獸出現的時期差不多,都是在19世紀左右。
虎獅獸的很多行為跟獅虎獸差不多,性格愛好等都比較相似。
兩者最大的區別是在身體方面,虎獅獸一般不會超過180公斤,只有獅虎獸的一半大小。
同樣的,因為雜交的原因,也是不能生育的。
三、半馬半驢的騾子。
說起騾子,這個大家應該很熟悉,是公驢和母馬的雜交而來的,全是通過人為培育,因其力大,是干活的一把好手。
可惜繼承了公驢的基因,脾氣倔,顯得蠢笨不堪,讓人比較頭疼。
同樣,騾子也是不能生育后代的。
四、半驢半馬的驢騾。
驢騾,跟騾子是相對應的,是公馬和母驢雜交的結果。其各方面跟騾子相似,包括性格特點等等,而且其數量要遠遠少于騾子,以至于很多人都沒聽過。
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驢騾比騾子在體型上要小很多,但是肌肉比騾子發達,更加強壯,真正的短小精悍。
一樣的,驢騾無法生育。
五、行走的貨車——斑驢。
雜交動物的名字大部分很好理解,斑驢就是雄性斑馬和雌性驢雜交而來的。
在19世紀的國外,戰爭頻發,那個年代汽車沒有普及,道路狀況很差,因此人們需要一種能夠運送貨物和武器的工具。
人們了解到斑馬的超強的運動能力,驢子恐怖的耐力,于是想要培養一種兩者兼得生命,因此開始了大規模的實驗,最終培育出來了這種神奇的生物。
擁有斑馬和驢兩者的優點,而且還不容易生病,斑驢受到了人們的歡迎,被大規模培養和繁殖,在當時的年代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同樣的,斑驢是無法生育的。
六、自然“科學家”的產物——灰色北極熊。
眾所周知,想要辨別熊的種類,一般通過顏色就能完成,北極熊顏色是白的,灰熊的顏色更偏向于棕灰色。
灰北極熊是北極熊和棕熊雜交而來的品種。
最神奇的是,它們通過自然孕育而來,沒有人類插直接手。
灰北極熊的誕生跟人類有一定的關系,全球變暖導致冰川融化,大量北極熊失去生存家園,開始了遷移之路,最終跟同樣在寒冷地區生活的灰熊相遇,于是就有了這跨越膚色的愛情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灰北極熊是可以生育的。
七、水陸兩棲的戰士——雜交鬣蜥。
雜交鬣蜥分很多種,一般主要是指海洋鬣蜥和陸地鬣蜥雜交的品種。
全球環境的變化,引起了一系列的反應,住在加拉帕戈斯群島的海鬣蜥,因為其主食海藻的數量越來越少,很多鬣蜥只能另覓出路,前往陸地尋找食物,其爬行動物的特性,能較好的適應在陸地上的生活,慢慢的與生活在陸地的鬣蜥發生關系。造就了這種特殊的物種。
這種雜交鬣蜥繼承了父母的優點,不論是在陸地上還是海洋中,都是來去自由,加上其滿身盔甲的威猛模樣,于是就有了水路兩棲戰士的稱號。
八、鳳毛麟角的鯨豚。
在自然界,一般只有相似度很高的物種,才能進行雜交,因此,鯨豚的存在是特別罕見的,在自然發生的概率幾乎為零。
因為它是由雌性寬吻海豚和雄性偽虎鯨雜交而形成的。
而其人工培育的難度也非常高,兩者的相似度不是很高,在體型上有著巨大的差距,在研究人員長期的努力下,美國在1985年成功培育了第一頭鯨豚。
同樣的鯨豚是沒有生育功能的。
結語
因為存在生殖隔離的緣故,生物之間雜交的難度很高,在自然界很難發生,大都是通過人為干預的結果。
人們利用了雜交動物的優點,獲得了好處,可是苦了那些動物們,無法生育后代,最后孤獨死去,可憐可悲!
你是怎么看待這些雜交動物的呢?
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