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對人體的影響能大到什么程度,可能你想象不到,你知道嗎?全球有千萬人因錯誤飲食而死亡,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更是“重災區”。
先別急,之所以這么說,是有依據的,今天這篇文章就跟大家好好嘮一嘮我們的飲食,到底有什么問題?我們究竟吃錯了什么?該怎么個吃法,才是有利于身體健康的?看完后,相信有值得大家思考的地方。
| 《柳葉刀》:在人口前二十的國家中,中國因飲食問題導致的癌癥和心血管死亡率排在第一名
這項研究納入了全球近200個國家的數據,從1990年追蹤到2017年,最后發現全球有22%的人因為吃得不健康而導致死亡。雖然我國的排名在百名以外,但是因為飲食因素引起的死亡率卻比較高,在人口前二十的國家中,排第一。
由此可見,我國是錯誤飲食的“重災區”這個說法確實沒有言過其實。不過,如果說我國有22%的人因不健康飲食而死亡,那就不是很正確了。那么,中國人到底吃錯了什么呢?
| 飲食“殺手”并非是很多人以為的油和糖
可能在很多人看來,都會覺得罪魁禍首是咱們吃油和糖太多了,高糖高油飲食確實不利于健康,但在這項大規模的統計中,這兩者并不是最強的“飲食殺手”,排在前三的其實是以下3個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1)鈉超標
(2)水果不足
(3)吃雜糧太少
僅在一七年那一年里,因為這三個錯誤飲食習慣而死亡的人加起來就近千萬了。我國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傳播部主任阮光鋒表示,中國人每日吃鹽的量和吃水果的量,前者遠超指南中的推薦量,后者則離達標還有大段距離,國人更習慣以精制的白米白面作為主食。
所謂“旱的旱死,澇的澇死”,該多吃的我們沒有多吃,該少吃的我們卻吃太多了。先說鈉超標這個飲食因素,根據膳食指南中的推薦,我們每天吃的鹽應該小于6克,但對于很多人來說,這可能只是一頓飯攝入的量。
也有的人確實知道要少吃鹽,吃得也的確不多,但是健康還是出問題了,比如血壓升高了。其實,很多人忽略了一個細節——“隱形鹽”。你雖沒用直接地吃太多食鹽,但是很多食物都含有大量的鹽分,比如咸菜、加工肉、蜜餞以及醬油等調味料,就算不吃鹽,常吃這些食物,鈉也很容易超標。由此也可以看出,很多國人的飲食習慣是比較重口味的。
再說水果攝入不足和雜糧吃太少這兩個飲食因素,有的人可能覺得水果價格比較貴,與其吃水果還不如買點肉吃,或者是各種水果干,覺得一樣是補充營養,但實際上,兩者營養是不一樣的。也有的人平時會吃雜糧,但殊不知購買的或許是“假粗糧雜糧”,到頭來只是吃了個心理安慰而已。
那么,如何做出改變,健康合理的飲食呢?
減鹽:嚴格控制鹽的攝入量,炒菜時不妨用蔥姜等代替一些調味料。對于一些含鈉量比較高的蔬菜,烹飪時可以少加或不加鹽。購買食品時,看一下配料表,選擇鈉更少的。
調整主食:不要每頓飯都吃白米飯、饅頭或面條,經常用粗糧雜豆代替,比如燕麥、高粱、玉米、黃豆。這樣吃,不僅有利于控制總熱量的攝入,幫你管理體重,還能補充維生素B族,有助于控制血糖。
正確吃水果:
·吃新鮮的水果。
·不要經常榨汁喝。
·不要用水果代替正餐或者蔬菜。
·如果發現水果發霉了,哪怕只發霉了一點、爛了一點,也最好不要繼續吃了。
除了針對這三個錯誤因素對應地做出這幾點調整,想要吃得健康,少生病,下面再給兩點建議給大家,不妨照著做:
第一點建議,少吃點,餓著總比撐著強
“饑餓使人長壽”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可言的,不過大家要正確理解,這并不是讓你不吃了,而是適量少吃點。以多少為標準呢?建議大家吃7成飽。
第二點建議,每周吃2-3次魚
特別是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平時應該要常吃點肉,魚肉就是不錯的選擇。研究發現,經常吃魚有助于長壽,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綜上,由此可見,吃飯真的是人生頭等大事,怎么吃對健康的影響太大了,不知以上這三個錯誤飲食習慣,你中招了嗎?若中招了,最好及時糾正,正確合理地飲食,才能吃出健康。
參考資料:
《研究發現:全球20%的人死于吃錯飯,三大“隱形殺手”竟是...》.科普中國.2019.04.09
《20%的人死亡是因為不會吃飯!我們吃飯出了什么問題?》.健康時報.2019.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