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患者手術的完成,并不代表腸癌患者治療的結束,手術后的放化療、定期復查及飲食調養都是腸癌術后進一步康復的重要組成部分。腸癌患者術后的飲食調養非常重要,如果飲食不慎會導致術后腹痛腹脹、消化不良、便秘、腸梗阻等不適癥狀,給患者們帶來痛苦,不利于疾病恢復。同時對于自身身體的營養狀況的了解和評估也尤為重要,接下來,為大家帶來一些飲食和營養干貨!
我是否存在營養不良?
消化系統腫瘤患者均應進行營養風險篩查,現在教會大家如何檢查自己是否存在營養風險。體重、肥胖的腸癌患者們并非與營養不良風險毫無關系!
注:總分0分:“低”營養風險狀態,需定期進行重復篩查。
總分1分:“中等” 營養風險狀態,需記錄3天膳食攝入狀況并重復篩查。
總分為2分或以上:“高”營養風險狀態,需接受營養干預。
做個聰明的吃貨!
腸癌康復期患者堅持平衡膳食,每餐都有谷類,每日應保證4份蛋白質(包括1個雞蛋、1袋脫脂牛奶或酸奶、1-2兩瘦肉或魚蝦,2-3兩豆腐),吃多種天然的蔬菜(如西蘭花、花椰菜、白菜等)和水果(如蘋果、橙子等)。適當增加粗雜糧(燕麥、黑米、薏米、小米、花豆等),菌菇類及堅果等對腸癌有一定預防作用的食物。注意少吃紅肉及加工肉(如豬肉、火腿、香腸等)及動物脂肪、辛辣、刺激性及油炸、熏烤、腌制的食品。適當活動,保持健康體重。
“發物”吃不吃?
在給患友們出院做飲食宣教時,大家都有個疑問:“雞肉、牛肉、海鮮、雞蛋等發物是否可以食用?會不會增加腫瘤復發的風險?”其實,大家過于擔憂了,雞蛋、雞肉、牛肉等優質蛋白營養成分十分豐富,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同時增強術后身體體質。 而海鮮為生冷寒涼食物,建議術后康復期不宜過多進食,容易造成腹瀉及腸胃炎。
不可盲目地給腸子“十全大補”
有些結直腸癌患者出院后,容易進入一些飲食“誤區”,迫切想要給身體進補大量紅棗、人參、阿膠、鹿茸等補品和各種保健品,這樣的行為是不合適的,既無法保證質量又增加經濟開銷,更嚴重的是會出現消化功能紊亂。
留意以上幾點,做個聰明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