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原因太令人匪夷所思了,是個人的分析結果嗎?
1、道光實錄里面有道諭旨,大致內容是皇后只能管理親生子女的事情,對于妃嬪所出子女事情,皇后沒有權利決定,試問身為嫡母的中宮對于庶子女而言決策都有限,她又能在皇帝冊封貴妃的問題上有多大的影響力呢?即使孝全推薦,史料為什么沒有記載?咸豐妃嬪中有的指明是皇后下女子,這很顯然是皇后推薦的。即使皇后推薦,那么更大的決定權還是在皇帝,既然皇后的影響這么有限,那么孝全的去世跟彤貴妃被降級又有什么聯系呢? 清朝的貴妃幾乎沒有是以皇后為靠山上位的。對后妃而言,決定她們命運的除了出身和生子情況,就是皇帝的恩寵了。
2、在孝全鍵在的時候,孝靜也節節高升,按照作者的邏輯,肯定也是孝全保舉的,那么孝靜也應該跟孝全一伙了。孝靜的父親是員外郎(從五品)彤貴妃的父親是郎中(正五品),沒有多大的差距,正史并未說孝全敢跟太后對峙,彤貴妃被貶,皇太后和孝靜有沒有益處可得。
彤貴妃被貶就是道光的意思,道光妃嬪被降級的也不是彤貴妃一人,彤妃無論是個人位次還是生子的情況都不足以超越孝靜,她即使不被降級,她也不可能超越孝靜,對皇太后而言彤貴妃更是沒有什么對峙的能量,她被降級只能解釋為是她個人行為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