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33】中國2016亞洲國際集郵展覽
2016.12.02發行 全套2枚 發行量1779.22萬套
(2-1)J 1.20元 壯錦(1779.22萬枚)
(2-2)J 1.20元 繡球(1779.22萬枚)
郵票規格:30×50毫米 齒孔度數:13.5度
整張規格:150×240毫米(2版) 版別:膠印
整張枚數:16枚(4×4) 責任編輯:干止戈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異形齒孔、熒光噴碼
資料提供: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星球地圖出版社
設計者:夏競秋 印制廠:遼寧省沈陽郵電印刷廠
中國2016亞洲國際集郵展覽于2016年12月2日至6日在廣西南寧舉辦。本次郵展由國家郵政局、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主辦,由南寧市政府承辦,是繼1996年北京、2003年綿陽、2011年無錫之后,中國第四次舉辦的亞洲郵展,也是首次在中國少數民族地區舉辦亞洲郵展。
此次集郵展的主題是“綠色·共享”。“綠色”是“中國綠城-南寧”與中國郵政的主色調,同時也是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的會徽底色。集郵起源于郵政,集郵是一項情趣高尚的群眾性文化活動,通過集郵可以開闊視野、了解歷史、增長見識、陶冶情操、代表的是積極、向上、健康生活,蘊含著城市文化與郵政文化的豐富內容。“共享”是人類追求的共同夢想,從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延伸。“綠色·共享”兩者合一,把亞郵展與與集郵文化交相輝映。展覽旨在促進我國文化事業、郵政事業和集郵事業發展;發揮南寧渠道作用,促進廣西與亞太地區多領域合作,服務我國“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促進集郵領域國際交流;慶祝中國郵政開辦120周年。展覽規模為1300展框,其中展出境外展品700框,邀請亞洲集郵聯合會32個成員組織征集展品參展;中國大陸地區展品520框,由各省區市和行業郵協征集展品參展,現場設銷售展位250個。郵展期間的文化交流活動特色突出,設開幕日、南寧日、青少年日、生肖日、閉幕日等5個主題日。亞洲國際集郵展覽是一場國際集郵盛會,也是國際郵幣卡文化交流平臺,讓世界各地朋友共享不同國家的文化,共享集郵的快樂!此次郵展的舉辦,對于推動集郵文化傳播,推動中國與亞洲各國各地區文化的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2016年12月2日,為紀念2016亞洲國際集郵展覽在我國舉辦,中國郵政發行了《中國2016亞洲國際集郵展覽》紀念郵票,全套2枚。
(2-1)為“壯錦”。畫面主圖選取廣西代表性的手工藝品“蟒龍紋壯錦”。壯錦圖案生動,色彩斑斕,體現了壯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右上角為本次郵展會徽。
壯錦,與云錦、蜀錦、宋錦并稱中國四大名錦,據傳起源于宋代,壯錦意為天紋之頁。這種利用棉線或絲線編織而成的精美工藝品,圖案生動,結構嚴謹,色彩斑斕,充滿熱烈、開朗的民族格調,體現了壯族人民對天地的崇拜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廣西壯族自治區忻城縣是廣西壯錦的起源地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忻城壯錦曾經是廣西壯錦中的精品,作為貢品晉獻皇宮。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會徽由王虎鳴設計,采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與朱瑾花的形象組合。南寧國際會展中心是中國2016亞洲國際集郵展覽的舉辦地點,也是南寧市的地標性建筑。中心多功能廳的屋頂是“大穹頂”,它是整個中心的標志,被稱為南寧國際會展中心的“靈魂”。朱槿花是南寧市的市花,熱烈而奔放。該會徽以紅色朱槿花和“大穹頂”二個典型形象巧妙組合構成了寓意美好和友誼的象征。以郵票齒孔為點睛表現傳遞郵情,交流亞洲各國集郵文化的寓意。
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占地面積850畝,是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會址。主建筑設計獨具匠心,構思巧妙,依山就勢而建,顯得氣勢恢弘。南寧國際會展中心由主建筑、會展廣場、民歌湖、行政綜樓等組成,其中主建筑總建筑面積為15.21萬平方米,由會議、展覽和大型宴會廳三部分組成。
(2-2)為“繡球”。畫面主圖選取廣西壯族人家的吉祥物——繡球。繡球是壯家人傳遞愛情、親情、友情的文化使者,也正成為“讓世界了解廣西”的文化載體。畫面上的繡球體現了壯族古老而復雜的刺繡工藝——“堆繡”技藝,刺繡圖案呈現立體生動的浮雕效果,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右上角為本次郵展吉祥物“繡球郵娃娃”。
繡球一般由彩繡做成,是中國民間常見的吉祥物,尤其是在壯族民間廣為流傳。繡球乃廣西壯家人之定情物和吉祥物,是廣西極具特色的旅游工藝品之一,原為壯族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信物。廣西繡球多以紅、黃、綠三色做底及面料。繡球大多為12瓣,每瓣皆繡上各式吉祥物,如梅、蘭、菊、竹等花卉圖案或春燕、龍、鳳等。
吉祥物“繡球郵娃娃”由吳冠英設計。以極富廣西民族特色的“繡球”原型設計的“繡球郵娃娃”,表現出“傳遞郵情”,交流亞洲各國集郵文化的寓意,以及表達美好、喜慶之意。“繡球郵娃娃”極具廣西特色,能很好地代表廣西,代表南寧,其獨特的造型更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本套郵票將廣西地區的民族特點與悠久歷史文化相融合,通過引入相同處理方式的金色線圖作為輔助圖形,并以現代感極強的構圖形式,將平面的壯錦和立體的繡球兩種不同風格的元素統一到一套郵票中。具有濃郁的壯族特色和吉祥的文化寓意。郵票兩邊齒孔中間一個為橢圓形齒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