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幾乎傾盡了天庭集團所有軍事力量鎮壓,這一點,從十萬天兵天將的陣容,便可看出端倪。
有人認為,所謂的十萬天兵天將,不過是托塔天王李靖率領哪吒、巨靈神的少數天將,以及一些法力平庸,戰斗力可能和凡間武林高手差不多的天兵參戰。
這種觀點完全是受影視劇影響,事實上,原著中的十萬天兵天將,堪稱三界最豪華的軍事陣容,幾乎囊括了天庭集團所有有頭有臉的天將。
據原著第五回,十萬天兵天將的統帥是托塔天王李靖,助手是四大天王和三壇海會大神,下轄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諦、四值功曹、東西星斗、南北二神等眾多大名鼎鼎的天將,甚至連五岳四瀆神靈和普天星相也都名列其中。
然而,如此陣容強大的十萬天兵天將,依然不是孫悟空的對手,可見,玉帝已無力鎮壓孫悟空。
正當玉帝苦惱時,觀音菩薩來到天庭,向他舉薦二郎神鎮壓孫悟空。
二郎神法力神通廣大,的確具備降服孫悟空的實力,但玉帝并不想派他出戰,因為他和二郎神的關系并不好。他曾把二郎神的母親壓在桃山之下,二郎神大為不滿,因此也不太尊崇玉帝,揚言聽調不聽宣。
但迫于無奈,玉帝最終還是派人調二郎神出戰。
有人認為,只要太上老君收走孫悟空的金箍棒,玉帝完全沒必要求助二郎神。孫悟空強大的戰斗力源自金箍棒,一旦失去金箍棒,必然戰斗力銳減,自然不是十萬天兵天將的對手。
可問題的關鍵是,太上老君能收走金箍棒嗎?當然能,他可是金箍棒的發明者,也是金箍棒的第一任主人。
所以有人很好奇,孫悟空大鬧天宮,太上老君為何不收走金箍棒?我們從他對觀音菩薩的一番話中,便可看出端倪。
原著第六回,二郎神奉命鎮壓孫悟空,率領梅山兄弟將其團團包圍,雙方殺得難舍難分之際,觀音菩薩見二郎神一時不能擒拿孫悟空,決定助他一臂之力。于是她拿出凈瓶,準備朝孫悟空頭上砸去。
沒想到卻遭到太上老君阻止,而他阻止的理由竟是,觀音菩薩的凈瓶是個瓷器,萬一打碎了怎么辦?
于是他決定代替觀音菩薩出手,掏出一個圈子介紹道:“這件兵器,乃錕鋼摶煉的,被我將還丹點成,養就一身靈氣,善能變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諸物;一名金剛琢,又名金剛套。當年過函關,化胡 為佛,甚是虧他。早晚最可防身。等我丟下去打他一下。”
金剛琢既然善套諸物,自然也能套走孫悟空的金箍棒,可太上老君卻說,“等我丟下去打他一下”,根本沒想過套走金箍棒。
顯然,太上老君有意對孫悟空放水,暗中支持孫悟空大鬧天宮(這便不難理解,為何孫悟空被扔進八卦爐后,非但沒被煉化,還煉成了火眼金睛),而目的無非是利用大鬧天宮把天庭折騰得雞犬不寧,從而削弱玉帝權威,樹立道教集團威望。既然如此,他當然不會收走孫悟空的金箍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