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率大軍北伐,事先揚聲走斜谷道取郿,讓趙云、鄧芝設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軍攻祁山。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關中震響。此次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不得已投降蜀漢,后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去世前將平生所學,兵法,八陣圖一一都傳與姜維。
延熙十六年(253年)姜維率大軍開始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維北伐總計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景耀五年(262年),姜維率軍出漢、侯和,被鄧艾所擊敗,后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對姜維北伐,而宦官黃皓弄權,更想廢掉姜維而培植右將軍閻宇。姜維請求將黃皓斬殺,但劉禪不肯,姜維怕被小人所害,不敢回成都,只好在沓中屯田種麥。
景耀六年(263年),姜維聽聞鐘會治兵關中,上表劉禪,派遣張翼、廖化分別駐守陽安關口、陰平橋頭防患于未然。但黃皓隱瞞不報,告訴劉禪敵軍不會到來,而蜀漢群臣也不知道此事。魏軍五路伐蜀,等到鐘會將向駱谷,鄧艾將入沓中時,劉禪才派廖化支援沓中,張翼與董厥支援陽安關口。姜維被鄧艾所牽制,退駐陰平,鐘會圍攻漢、樂二城,又另派軍進攻關口,蜀將傅僉格斗至死,而蔣舒卻開城投降。鐘會見關口已經攻下,于是長驅直入,姜維和廖化只好放棄陰平,與張翼、董厥會合,退保劍閣。鐘會寫信勸降姜維,但姜維不作回應,鐘會久攻不下,于是商議,準備撤還。
而此時鄧艾卻偷渡陰平小道,進兵至綿竹,直達成都,擊破諸葛瞻,劉禪開城投降,并敕令姜維投降。姜維軍士個個都拔起刀劍揮砍石頭發泄心頭的憤怒,但無可奈何,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鐘會,打算利用鐘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愿望。
姜維投降鐘會后,知道鐘會有謀反之心,于是勸說鐘會設法殺害魏將,鐘會一方面陷害鄧艾,一方面準備起兵造反,但事情敗露,姜維、鐘會及蜀將張翼等都被魏軍殺害。
姜維被殺前說了一句:“我記不成、乃天命也。”意思就是,我的計謀失敗,是天意要如此,要滅蜀漢呀。劉禪要不是寵愛黃浩,讓他肆意妄為,隱瞞不報軍情,也不會導致蜀漢這么快就滅亡了,要是聽從姜維安排也不至于如此,姜維真是死不瞑目,劉備、諸葛亮等人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就這樣被滅了,不是天命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