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是電信詐騙的高峰期,2018年12月17日這一天,僅山東省棗莊市就查處了4起電信詐騙案件。公安部統計顯示,2017年全國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3.1萬起,查處違法犯罪人員5.3萬名。受騙人群中,19歲是受騙高峰,18歲~25歲占整體受騙者的52.4%;老人尤其是56歲~60歲者,是受騙金額最多的群體。
近年來,公安機關對電信網絡詐騙打擊力度不斷加大,犯罪形勢得到有效控制。雖然老百姓防范電信詐騙的意識不斷增強,對冒充公檢法等低段位的騙術早已建立起成熟的免疫機制,但詐騙分子不斷花樣翻新,借助互聯網平臺,通過新手段、新技術進行電信網絡詐騙,一通電話、一條短信就騙走上萬元的新聞仍然不時地出現在我們眼前。接下來,為大家梳理了幾種新型電信網絡詐騙招數,并呈上最實用最權威的“防騙”秘籍。希望大家都能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雙十二期間,福建廈門的江女士接到一個電話,一名自稱“螞蟻金服”工作人員的人告訴她,之前一個貸款申請通過了,但是需要反饋一個驗證碼才能放款。江女士高興壞了,這筆貸款對她來說可是雪中送炭。于是,她沒有過多懷疑,在手機收到一個驗證碼短信時,馬上就通過浮動窗口把驗證碼報給對方。沒想到,接下來江女士的支付寶賬號被人先后分8次消費了2000元。發覺被騙后,江女士趕緊報警。
警方提示:網絡購物節給了不少騙子可乘之機,警方提醒群眾一定要仔細分辨,謹防上當受騙。無論是冒充“螞蟻金服”客服,還是冒充支付寶客服或快遞員,最后都要達到誘騙受害人轉賬的目的。因此,在接到此類電話時,千萬不要輕信,應直接與官方平臺或快遞公司客服聯系。
防騙秘籍二:快遞遺失可申請賠付
網購的繁榮帶動了快遞業的飛速發展,騙子也瞅準了這一“商機”,展開精準詐騙,而且手段多樣,讓人防不勝防。2017年12月4日,深圳事主陳女士報案稱:3日19時許,其在家中接到電話,對方自稱是某快遞公司員工,要以3倍的價格賠付其遺失的快遞。陳女士按照要求填寫對方發送的短信鏈接后,銀行卡內的余額被轉走。還有的騙子讓受害人申請賠償,而后誘騙受害人進行網上銀行或支付寶、微信轉賬操作,受害人誤以為是收款,實際上則是轉賬給騙子。
警方提示:快遞行業如今備受騙子“青睞”,接到這類電話,當事人不要輕易泄露個人信息,更不能進行轉賬,以免上當受騙。可以向快遞公司官方咨詢,或者撥打110報警。
防騙秘籍三:傳統中獎騙局“轉戰”熱門網游
家住江蘇的宋先生在玩某款熱門網絡游戲時,收到一條中獎信息,要其聯系一個微信。宋先生以為是自己玩游戲中了獎,沒有懷疑便添加了微信,之后便看到了一個中獎頁面,顯示其獲得二等獎,獎品為6.8萬元和一臺電腦。看到中獎信息,宋先生興奮不已,當即撥打網頁上的聯系電話要求領獎。對方表示,領獎需繳納3500元的手續費。于是宋先生當即通過自動取款機把錢打了過去。然而,當他再次聯系領獎時,對方又稱要交20%的稅金。為此,宋先生再次給對方轉賬3000元。隨后,一名自稱財務部負責人的王經理與宋先生聯系,宋先生又以跨省服務費、購買網卡等理由不斷要求宋先生轉賬,自己已經付出了那么多,不甘心半途而廢,最后宋先生總共被騙了數萬元,最終無奈的他選擇了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