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辱罵性的語言,任誰聽了,都難掩心中的憤懣。
然而,學校政務處老師給出的回應卻是:這是愛孩子,他愛孩子就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才拿話激發刺激她。
愛孩子?
這種愛,真讓人吃不消。
正如一位網友所言,這哪里是愛孩子,此舉分明是語言暴力,是在誅心。
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
你永遠無法想象,語言暴力,究竟有多可怕?
婷婷說,老師不但罵她,還不許同學和她交朋友。只要有同學接觸她,老師就會罵他們,說不能跟那個「二貨」在一起。
更過分的是,老師還在課堂上,公開誘導學生回答:
「咱班同學誰賤?誰賤?」
學生們一起喊出一個名字:「婷婷?!?/p>
孩子的話,如同錐子般,扎得人心生疼。
就連人民日報都忍不住發微評說:
「滿嘴臟話,不堪入耳,這不是懲戒,而是人身攻擊。」
目前,涉事班主任已經道歉,并受到了應有懲罰。
然而,孩子那顆受傷的心,豈是一句「對不起,請原諒」可以撫平的?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語言暴力,毀人于無形。
不怕你滿目猙獰,只怕你衣冠楚楚,以愛之名,用滿嘴惡毒的語言往別人的心口捅刀子。
曾有朋友說,「刀子嘴豆腐心」這句話,是他聽過的最好笑的毒雞湯。
既然是刀子嘴,又何來豆腐心?
那些呈一時之快說出的惡毒的話,哪一句不是如萬箭穿心,句句砸到了別人的心坎上,雖不見血,卻能要人命。
武志紅老師說:「語言暴力有可能會變成一把兇器?!?/p>
毀掉一個孩子有多簡單?
對他語言暴力就可以。
2分鐘教育短片《語言能造成多大的傷害》中,采訪過6個沈陽看守所的少年犯,他們身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父母都不同程度地辱罵過他們。
「說我沒用。」
「罵豬腦子,豬腦子,豬腦子?!?/p>
「經常讓我去死?!?/p>
經常被父母罵「丟人」的孩子,長大后,因為競爭對手罵自己「丟人」,便羞惱成怒,用斧頭砍傷了對方;
經常被罵「廢物」的孩子,外出打工時,因為車間主任罵自己「廢物」,便用弩射傷了對方。
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治愈童年。
想想就感覺悲哀。
謝勇導演執導的《語言暴力》,很形象地用「廢物」「豬腦子」「丟人」等幾個有代表性的侮辱性詞語,做成了兇器。
它們是手槍、斧頭、刀子。
謝勇說:
「語言是有能量的,積極的溫暖的語言能讓孩子變得自信、樂觀,攻擊性、傷害性的語言可能毀掉孩子的一生?!?/p>
愛孩子,請不要用語言暴力來傷害他們。
教育孩子,請遠離語言暴力。
正確的溝通,一定是溫和有力、和善而堅定,不帶敵意的非暴力溝通。
要解決語言暴力,老師、家長都要先懂得愛,學會愛。
教育家盧蘇偉說:
你想要孩子好,就要發一個積極的愿。
成功是一種氣場,你認為你的孩子笨,他就笨一輩子給你看;
你認為他聰明,他就聰明一輩子給你看。
每一個孩子身體里,都住著一個好孩子和壞孩子。
父母和老師要做的,不是站在孩子的對立面,用打擊性的語言去「刺激」孩子,而是和孩子站在一邊,用鼓勵、贊許、欣賞性的語言去喚醒那個好孩子。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更不是老師的牽線木偶,只有以尊重為前提的愛,才是真正的愛孩子。
面對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有情緒失控的時候。
然而,成年人和孩子最明顯的一個區別就是,成年人能控制情緒。
面對孩子的問題、錯誤,請冷靜下來,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去處理事情。
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言,才不至于被沖動懲罰。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他們滿懷期待來到人間,是來享受溫暖和愛的,不該生活在語言暴力的陰影下。
成為家人,成為師生,是一種緣分。
請和孩子好好說話,切莫用語言傷害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