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子午流注針法
子午流注針法

      “子午流注針法"是以井、滎、輸、經、合五輸穴配合陰陽五行為基礎,運用干支配合
       臟腑,干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以推算經氣流注盛衰開合,按時取穴的一種治療方法。
               氣候變化對人體氣血運行有直接影響。《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載:“春生夏長,秋
       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
       為冬。"人與自然界是息息相關的,如果生病,也會因時空變化而產生“旦慧、晝安、夕加、
       夜甚"的病情變化。子午流注針法,便是根據自然界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推算每天氣血運行
       盛衰與經穴開合,進行針灸治療。它的理論,早在.《內經》時期已有萌芽。《靈樞.九針十二     原》說:“知機之道者,不可掛以發,不知機道,叩之不發。知其往來,要與之期。"《素問.
       刺法論》說:“木欲發郁,亦須待時,當刺足厥陰之井……火欲發郁,亦須待時,君火相火,
       當刺包絡之滎……土欲發郁,亦須待時,當刺足太陰之輸……金欲發郁,亦須待時,當刺手
       太陰之經……水欲發郁,亦須待時,當刺足少陰之合。"這些都是待時取穴最早運用的經驗
       總結。《靈樞.本輸》說:“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內側也,為井木……大腸上合手
       陽明,出于商陽,商陽,大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金。"這是“陰井木,陽井金"五行剛柔相
       濟的最早依據,在《難經.第六十四難》已作了全面的說明。
               子午流注針法,完善于金元以后。竇漢卿所著《標幽賦》中的“一日取六十六穴,方見
       幽微’’,是“納支法"的具體提出。徐鳳的“子午流注按時定穴歌"是“納干法"的具體推
     法。下面從子午流注的意義、子午流注針法的基本組成、子午流注針法的臨床運用等三個方
       面作概要介紹。
             一、子午流注的意義
           “子午"二字,其有時辰、陰陽和方位等含義。從時辰看,一天十二時辰,用子午以分
     晝夜,子時是夜半,午時是中午;從一年看,子是一年中農歷的十一月,為冬至節所在,代
     表一年的冬季,午是農歷五月,是夏至節所在,代表一年的夏季。從陰陽變化來看,子時為
     陰盛時,陰極生陽,是一陽初生的半夜,午為陽盛之時,陽極生陰,是一陰初生的中午。從
     方位看,《靈樞.衛氣行》中說:“歲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為經,卯酉為緯。"經指南
     北(上下),緯指東西(左右)。因此,子午所涉及的時空概念是比較廣泛的。
           “流注"兩字,“流"指流動,“注"指輸注。它的含義較廣,而在子午流注針法中是將
     人體的氣血循環比喻作水流一樣,在經脈中穿流不息地循環輸注。
             由于人體的氣血按照一日十二時辰的陰陽消長有規律地流注于經脈之中,而人體的各種
     功能也隨著時辰推移發生周期變化,故針刺治療亦當依氣血衰旺的周期變化規律而循經取
     穴。徐靈胎說:‘'五臟之病與四時之氣相應,故刺穴亦當從時。"這說明人體氣血的運行與自
     然界的周期變化規律是同步的,刺灸治療亦當與之同步,以提高療效。
             二、子午流注針法的基本組成
             子午流注針法包括有天干、地支、陰陽、五行、臟腑、經絡及五輸穴等內容,可概括為
     五輸穴配合陰陽五行與天干地支配合臟腑時辰兩大部分,分別介紹于后。
           [一】五輸穴配臺陰陽五行
           《靈樞.本輸》提出五輸穴的部位,并指出“陰井木,陽井金”的陰陽五行配合關系。
   《難經.六十四難》作了全面補充。歷代醫家都重視五輸穴的臨床運用,例如《千金要方》提
     出十要穴,其中八個是五輸穴,《玉龍歌》一百二十穴中,就有三十五個五輸穴,《勝玉歌》
     六十六穴,就有二十三個五輸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的十二個穴中有八個五輸穴。這足
     以說明五輸穴的臨床使用價值。現在把十二經的五輸穴與五行配合關系。
    
   厲兌內庭陷谷胃,沖陽解溪三里連。
   隱白大都足太陰,太白商丘并陰陵。
   少沖少府屬于心,神門靈道少海尋。
   少澤前谷后溪腕,陽谷小海小腸經。
   至陰通谷束京骨,昆侖委中膀胱焉。
   涌泉然谷與太溪,復溜陰谷腎經傳。
   中沖勞宮心包絡,大陵間使曲澤聯。
   關沖液門中渚焦,陽池支溝天井言。
   竅陰俠溪臨泣膽,丘墟陽輔陽陵泉。
   大敦行間太沖看,中封曲泉屬于肝。
     (二)天干地支
     天干起于甲而終于癸,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數;地支起于子
   而終于亥,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數。天干第一為甲,
   地支第一為子,干支配合,便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由于天干是十數,地支是十二
   數,于是二者配合,以六輪天干、五輪地支,便成六十環周,稱為一個花甲,具有周期循環
   的意義。在“子午流注針法”中,必須掌握干支以下五個方面的基本知識,為推算運用打下
   基礎。     ’
     1.干支配合六十環周
     干支配合成六十環周,是干支紀年、月、日、時的必用符號。列表如下(附表—3):
┌───────────────┬───────────────────────┐
│                               │                                               │
├───┬───┬───┬───┼───┬───┬───┬───┬───┬───┤
│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
│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
│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
│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
│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
│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
     2.干支分陰陽
     干支分陰陽,具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在十二經開井穴時,提出陽進陰退,詳見“納干
法”臨床運用;二是按代數的奇偶分陰陽。下面討論按奇偶分陰陽的問題。
     天干十數,以1、3、5、7、9為陽,2、4、6、8、10為陰;地支十二數,1、3、5、7、
9、11為陽,2、4、6、8、10、12為陰。
     上表的數字與干支的關系是很重要的,因為在計算日干支時,按公式求出的“余數”就
   要根據代表數來確定干支,特別是天干更為重要。例如通過計算,余數是1,便代表甲;2,
   代表乙;3,代表丙;4,代表丁;5,代表戊;6,代表己;7,代表庚;8,代表辛;9,代
   表壬;10代表癸。
     3.天干合化五行
     天干合化五行,是根據剛柔相濟的原理,按五行相生排列,它是納干法合日互用的依
   據,

 

     4.一天十二時辰與24小時的分配
     每天24小時,用十二地支來代表,每一個時辰便是2小時。子時是夜半,代表23-1
   點鐘,依此順推,則丑時為1-3點鐘,寅時為3-5點鐘,卯時為5—7點鐘,辰時為7-9
   點鐘,巳時為9-11點鐘,午時為11-13點鐘,未時為13—15點鐘,申時為15—17點鐘,
   酉時為17-19點鐘,戌時為19—21點鐘,亥時為21—23點鐘(附表-6)。
┌───┬───┬───┬───┬───┬───┬────┬────┬────┬────┬────┬────┬────┐
│   時辰│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
│   時間│   x-1 │   1—3│   3—5│   5—7│   7—9│   9,11 │   11-13 │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
     以上的時間,是以當地時間為準,因為各個地區相距有差異。1884年國際會議制定劃
分時區的辦法,規定每隔經度15度算一個時區,全球分24個時區,把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威
治天文臺原址那條經線定為0度經線,作為0度中央經線,從西經7.5度至東經7.5度為中
時區,向東劃分12個時區,向西劃分12個時區。
     地理經度和時間有特定的關系。因地球每24小時自轉1周(360度),則每小時自轉360
÷24:15度,每經度1度時刻差為60÷15:4分鐘,此為地區時差計算的基礎。
     我國使用全國統一的標準時——北京時間,這對于全國人民能正常地進行生產、工作、
學習和生活是非常必要的。但作為時空影響人體的自然變化,則是以當地時間為準的,即應
當以北京時間為基礎,按照時區加以運算。例如:北京約位于東經116度,哈爾濱是東經
126度,則兩地時差為(126—116)x4:40分鐘;成都位于東經104度,與北京的時差為
(116—104)x4:48分鐘。
     5.年、月、日、時干支推算法
     (1)年干支推算法
     《素問·六微旨大論》中說:“天氣始于甲,地氣始于子,甲子相合,命曰發立,謹候其
時,氣可與期。”年的干支,天干從甲開始順序下數,地支從子順序下數,年干支始于甲子,
只要掌握六十環周,即可很容易得出年的干支。
     推算年干支的簡單方法是:取當年的公元數減3,得出的余數值除以60,余下的數就是
該年的干支數。如求1999年的年干支:
     (1999—3)÷60:33……16
     16在六十甲子中是己卯,故1999年是己卯年。
     (2)月干支推算法
     月干支推算法按照農歷計算。一年有12個月,地支也是十二,12個月正好配上十二地
支。每年1月都是“寅”,2月都是“卯”,3月都是“辰”,4月都是“巳”,5月都是“午”,
6月都是“未”,7月都是“申”,8月都是“酉”,9月都是“戌”,10月都是“亥”,11月都
是“子”,12月都是“丑”,十二地支配12個月是固定不變的。那么這些地支上面應配什么
天干呢?記住下列的歌訣即可推算,即“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年戊當頭,丙辛之年庚寅
上,丁壬壬寅順行流,若言戊癸何方起,甲寅之上去尋求”。即甲年己年的正月是丙寅,余
月順序類推。
       (3)日干支推算法
   日干支的推算比較復雜。由于農歷變化比較繁雜,所以用陽歷進行推算。運用時有幾個
先決條件:①當年元旦干支的代數;②每月干支應加應減數;③閏年自三月起都加一;④當
天的日數。有了這四點,便可推算任何一天的干支。
     當年元旦干支代數:除參考前面“干支分陰陽”之外,下面把1980年—2039年60年的
元旦干支列表(附表-7),以供參考。
     附表·7     公元1980年-2039年元旦干支表
┌───────────┬─────────────────────────────────────┐
│     閏     年           │     平     年                                                               │
├─────┬─────┼─────┬─────┬───────┬─────┬─────┬─────┤
│   年     份│   元旦干支│   年     份│   元旦干支│   年     份     │   元旦干支│   年     份│   元旦干支│
├─────┼─────┼─────┼─────┼───────┼─────┼─────┼─────┤
│     1980   │     癸酉   │     1981   │     己卯   │     1982       │     甲申   │     1983   │     己丑   │
├─────┼─────┼─────┼─────┼───────┼─────┼─────┼─────┤
│     1984   │     甲午   │     1985   │     庚子   │     1986       │     乙巳   │     1987   │     庚戌   │
├─────┼─────┼─────┼─────┼───────┼─────┼─────┼─────┤
│     1988   │     乙卯   │     1989   │     辛酉   │     1990     ·│     丙寅   │     1991   │     辛未   │
├─────┼─────┼─────┼─────┼───────┼─────┼─────┼─────┤
│     1992   │     丙子   │     1993   │     壬午   │     1994       │     丁亥   │     1995   │     壬辰   │
└─────┴─────┴─────┴─────┴───────┴─────┴─────┴─────┘
     (4)時干支推算法
     在子午流注針法中,日時干支的推算非常重要,必須熟練掌握。時干支的推算,是運用
五門十變的理論,把天干化五行,其推算歌訣是:甲己起甲子,乙庚起丙子,丙辛起戊子,
丁壬起庚子,戊癸起壬子。其意思是:甲日己日的十二時辰,都是從甲子開始,乙日庚日從
丙子開始,丙日辛日從戊子開始,丁日壬日從庚子開始,戊日癸日從壬子開始。
    
     (三)天干配臟腑
     《素問·臟氣法時論》說:“肝主春,足厥陰少陽主治,其日甲乙……心主夏,手少陰太
陽主治,其日丙丁……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其日戊己……肺主秋,手太陰陽明主
治,其日庚辛……腎主冬,足少陰太陽主治,其日壬癸……”
     天干配臟腑是“納干法”的基礎之一,在逐日開穴時,按照井、滎、輸原、經、合的流
注次序,根據當時的天干,依次取所屬臟腑腧穴。應記住下列口訣:
     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鄉。
     庚屬大腸辛屬肺,壬屬膀胱癸腎臟。
     三焦陽府須歸丙,包絡從陰丁火旁。
     陽干宜納陽之府,臟配陰干理自當。
     (四)地支配臟腑
     地支配臟腑,是以一天十二地支與臟腑相配,是“納支法”的基礎之一。人身氣血運
   行,從中焦開始,上注于肺經,經過大腸、胃、脾、心、小腸、膀胱、腎、心包、三焦、
   膽、肝,再流注于肺。這個流注,是從寅時開始,所以十二時便以肺寅大卯相配合。記住下
   面的歌訣,便能運用自如。
     肺寅大卯胃辰宮,脾巳午心小未中,
     申膀酉腎心包戌,女焦子膽丑肝通。
     三、子午流注針法的臨床運用
     子午流注針法的臨床運用,分“納干法”、“納支法”兩大類,分別介紹如下。
     (一)納干法
     “納干法”是運用天干配臟腑的一種按時開穴的子午流注針法,必須掌握下面八個方面
   的基本內容。
     1.在天干配臟腑的基礎上,熟悉陽進陰退規律
     這里的陽指天干,陰指地支,就是說天干按順序推進,而地支則從戌時起,按酉申未午
   巳辰卯寅的倒退次序與天干配合,開各經井穴。
     2.陽日開陽腑井穴,轉注陰日,按井、滎、輸、經、合次序繼續開陽時
     例如:甲日甲戌時開膽經井穴足竅陰,下一時辰乙亥為陰時不開穴,甲日十二時辰已
     完,便應轉注到乙日開丙子陽時,繼續開小腸經滎穴前谷。
     3.陰日開陰臟井穴,轉注陽日,按五輸穴次序繼續開陰時
     例如:乙日乙酉時開肝經井穴大敦,下一陰時是丁亥,開心經滎穴少府,乙日十二時辰
     已完,便應轉注丙日己丑繼續開脾經輸穴太白。
     4.逢輸過原
     就是每逢開輸穴的同時,就要開井穴所屬經脈的原穴。例如前面提出的丙日己丑時開脾
     經,太白是脾經的輸穴,因為是從乙日乙酉時開肝經的井穴大敦,所以這時就要開肝經的原
     穴太沖(陰經以輸為原)。
     5.氣納三焦,開生我穴
     三焦主持諸氣,氣為陽,所以凡是陽經開到合穴,下一陽時便應氣納三焦,開生我穴。
     這里“我”指“井”穴所屬的經。例如甲日戌時開膽并竅陰,轉注乙日繼續開陽時,到了壬
     午開合穴,下一陽時甲申,便要開三焦屬水的滎穴液門,因為膽屬木,水生木就是生我的關
     系。余可類推。
     6.血歸包絡,開我生穴
     血歸包絡,血為陰,所以凡是陰經開到合穴,下一陰時就要血歸包絡,開我生穴。例如
     乙日酉時開肝經井穴大敦,下一陰時丁亥開心經滎穴少府,轉注丙日繼續開陰時,到癸巳時
     開腎經合穴陰谷后,下一陰時己未,便要血歸包絡,開心包經我生穴,因肝屬木,木生火,
     所以開心包經滎穴勞宮。余可類推。
     在以上六點基礎上,結合前面的“子午流注針法的基本組成”各點,便可進行推算運
     用。在“納干法”運用中,這里介紹兩種推算方法。
     7.子午流注逐日按時定穴(第一法)
     (1)甲日戌時膽竅陰,丙子時中前谷滎,
     戊寅陷谷陽明輸,返本丘墟木在寅。
     庚辰經注陽溪穴,壬午膀胱委中尋,
     甲申時納三焦水,滎合天干取液門。
     (2)乙日酉時肝大敦,丁亥時滎少府心,
     己丑太白太沖穴,辛卯經渠是肺經,
     癸巳腎宮陰谷合,乙未勞宮火穴滎。
     (3)丙日申時少澤當,戊戌內庭治脹康,
     庚子時在三間輸,本原腕骨可祛黃,
     壬寅經火昆侖上,甲辰陽陵泉合長,
     丙午時受三焦火,中渚之中仔細詳。
     (4)丁日未時心少沖,己酉大都脾土逢,
     辛亥太淵神門穴,癸丑復溜腎經通,
     乙卯肝經曲泉合,丁巳包絡大陵中。
     (5)戊日午時厲兌先,庚申滎穴二間選,
     壬戌膀胱尋束骨,沖陽土穴必還原,
     甲子膽經陽輔是,丙寅小海穴安然,
     戊辰氣納三焦脈,經穴支溝刺必痊。
     (6)己日巳時隱白始,辛未時中魚際取,
     癸酉太溪太白原,乙亥中封內踝比,
     丁丑時合少海心,己卯間使包絡止。
     (7)庚日辰時商陽居,壬午膀胱通谷之,
     甲申臨泣為輸木,合谷金原返本歸,
     丙戌小腸陽谷火,戊子時居三里宜,
     庚寅氣納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8)辛日卯時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須忖,
     乙未太沖原太淵,丁酉心經靈道引,
     己亥脾合陰陵泉,辛丑曲澤包絡準。
     (9)壬日寅時起至陰,甲辰膽脈俠溪滎,
     丙午小腸后溪俞,返本京骨本原尋,
     三焦寄有陽池穴,返本還原似的親,
     戊申時注解溪胃,大腸庚戌曲池真,
     壬子氣納三焦寄,井穴關沖一片金,
     關沖屬金壬屬水,子母相生思義深。
     (10)癸日亥時井涌泉,乙丑行間穴必然,
     丁卯輸穴神門是,本尋腎水太溪原,
     包絡大陵原并過,己巳商丘內踝邊。
     辛未肺經合尺澤,癸酉中沖包絡連,
     子午截時安定穴,留傳后學莫忘言。
     根據以上取穴歌,按十天干進行推算。
     8.1、4、2、5、3、0反克取穴法(第二法)    
     根據六甲周期,陽進陰退開井穴,陽日陽時開陽經,陰日陰時開陰經,和地支順時推進
     等基礎,進行推算,解決癸日十時不開的不足。
     制盤時,剪去時間后的空白(圖中有剪去說明),把盤(一)放在盤(二)上面,其剪
     去的空白即可露出一天應開穴名。
     計算盤是根據前面第一、第二兩法,相互補充而成。其中有“厶”號者,為兩法共通取
    穴,凡有<   >號者,為第二法獨有的取穴,沒有符號的是第一法獨有的取穴。
       (二)納支法
     “納支法”是以一天十二時辰配合臟腑(見前地支配臟腑)按時開穴。臨床上有兩種運
     用方法,一種是補母瀉子,一種是一日六十六穴,分別介紹于后。
     1.補母瀉子取穴
     以本經經脈的五行屬性和五輸穴的五行屬性為基礎,推算母子關系,按照“虛則補其
     母,實則瀉其子”進行按時取穴。例如手太陰肺經生病,肺屬金,它的母穴是屬土的太淵
     穴,子穴是屬水的尺澤穴。如果肺經邪氣實,就在肺氣方盛的寅時,取尺澤穴行瀉法;如果
     正氣虛,又應當在肺氣方衰的卯時取太淵穴行補法。
     若本經開穴時間已過,或不虛不實的病證,可取本經同一屬性的經穴,又稱本穴,或取
本經原穴進行治療。例如肺經本穴為經渠,原穴為太淵。
     2.一日六十六穴法
     納支法的運用比較靈活,所以臨床上都很重視。由于“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取穴
     尚不完善,陰經一天只取20穴,陽經一天只取24穴,還有22穴沒有取用。所以竇漢卿在
     《標幽賦》里提出了“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見幽微”。就是說應按十二時辰所屬臟腑,陰
     經開井、滎、輸、經、合五穴,陽經開井、滎、輸、原、經、合六穴。
     臨床運用中,根據病因、病性、病勢,在相關經絡經氣旺盛時,靈活取用本經五輸穴進
     行治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道家針法闡秘
子午流注針法的推算
移光定位臟氣法時周楣聲
“子午流注”針法理論思想探析 ——兼論金元針灸理論之固化
子午流注針法●附:針灸醫案
子午流住的方法和原理.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平市| 定安县| 甘泉县| 西畴县| 乐清市| 吉木萨尔县| 乌拉特前旗| 宁德市| 麻城市| 皋兰县| 乐至县| 克什克腾旗| 沈丘县| 博白县| 广水市| 额尔古纳市| 龙州县| 伊金霍洛旗| 涿州市| 黄大仙区| 惠来县| 双鸭山市| 穆棱市| 那坡县| 前郭尔| 上杭县| 宁津县| 蒲城县| 富蕴县| 财经| 建瓯市| 江永县| 师宗县| 武安市| 万安县| 米易县| 霍城县| 常山县| 东方市| 嵊泗县| 洛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