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許慎《說文》中言:定,安也。
曾國藩在《養身要言》中道:心欲其定,神欲其定,體欲其定。
春花初盛,明窗靜讀,半輪新月,品一盞茶,聽一席風,看一場雨,于閑情中神思省己,內心安定,神思安定,身體方能安定。
心定
人于浮世,車馬喧囂,物質洪流侵襲,心多浮躁。
許多人都做過這樣的美夢,于山林處有一處居所,竹林青郁,松風搖曳,晨看朝陽,夕觀晚霞,推窗可見月,眠可聽風過竹林,雨打芭蕉。
晴可邀好友,泛舟于湖上,閑談古今,追往思當下,不知三更月上,困臥枕肘,滿船清夢伴星河,不知東方之既白。
每一個人心里都有一個世外桃源,若此時無法實現,也可將現下生活過成詩,忙碌的生活中,珍惜所看所感,春看花開,夏聽蟬鳴,秋思所得,冬雪入夢。
心定,于心有山居,可如詩,如畫,如禪。
神定
身有形,神無形。
心定神定,相輔相成。神,精神,神思,人的精神是心理狀態的外化。曾國藩以“觀神”識人:文人論神,有清濁之辨。一個人的精神是否需良好,外在觀感即可察。
“神靜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則心蕩,心蕩則形傷。”
正所謂氣定神閑,浮世紛雜,免不了磕碰阻擾。很多時候,勇往直前的心,難免經不起時間消磨。所謂動力,不過是自己內部源源不斷的供給,盈虧自負,神定,方不會徒增虛耗,無所填充。
神愈定,身愈輕,人愈清。
體定
心神定,身體平衡,體定;體定,心神可愈定。
人生在世,與己相處最多的還是自己,參悟己心,不是出脫凡俗、高不可攀,而是知己不足,提升修正,才是自我修身。
體定,非不動。靜定,可觀心神,動定,可強體魄。
肢體的動態可以當做心神的基礎,身強可供心神,良好的身體素質,也是追求心定神遠的延伸,體弱,費心神。
讀懂自己,直面內心,取長補短,是一種自我賦能,更是一種自我認知。
心得寬,修得定。
心定,神定,體定,身處鬧市,可觀東籬,可看閑云,可聽四季。
可懷胸襟,可有精氣神,可不動如山,不從流俗。
可得坦蕩二字。
來源:宜興紫砂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