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看云識天氣
云
常被稱為天氣的“招牌”
天空的薄云
往往是
天氣晴朗的象征
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
常常是
陰雨風雪的預兆
那么
我們該如何看云識天氣呢?
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氣象局氣象干部培訓學院副教授范雯杰。
范雯杰表示:
“
一般可以將云分為“馬上要下雨”和“未來要下雨”兩大類。
這里的“馬上”通常指幾分鐘到1小時,而“將來”是指幾個小時至幾天后。
”
“馬上要下雨”的云
“馬上要下雨”的云主要分為積雨云(又分為禿積雨云和鬃積雨云)和雨層云兩類。
積雨云濃而厚,云體龐大猶如高聳的山岳,其中有上升氣流,使得形狀如同“底平頂突”的饅頭。
積雨云
有時,在積雨云“進攻”某一地點之前,可能會有強風“打前線”,正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緊接著帶來又快又急的狂風暴雨,有時還會伴有雷暴、冰雹,甚至產生龍卷風。
積雨云
與積雨云的短急快不同,雨層云的云層厚而均勻,呈暗灰色,會布滿天,完全遮蔽日月,常伴隨著連續性降水,累計雨量大,也就是公眾常說的“下個沒完沒了”。
雨層云
“未來要下雨”的云
預示“未來要下雨”的云種類則比較多,包括鉤卷云、堡狀層積云、絮狀高積云、卷積云等類型。
鉤卷云通常是在海拔千米的對流層出現,云體很薄,呈白色,云絲往往平行排列,向上的一頭有小鉤或小簇,下有較長的拖尾,很像逗號。
鉤卷云
這種云的后面常帶有鋒面,當它系統移入天空,并繼續發展時,刮風下雨是常見的天氣現象。
鉤卷云
堡狀層積云大多出現在早上,因為此時大氣層結比較穩定,如果它在此時出現,且持續時間較長(一般在10分鐘以上),則預示本地受不穩定氣團控制,下午到前半夜很容易出現對流性天氣。
堡狀層積云
絮狀高積云,也叫“棉花云”,是由于空中的潮濕氣層不穩定,由強烈的亂流混合作用而形成。
它一般在暖季出現,由水滴構成,外形像一個個相連的棉絮團,頂部略有隆起。這種特殊的形態,說明空中氣流不穩,亂流豐富,通常預示著會有地方性降水等天氣。如果在夏季的早晨或者上午出現,通常是下午有陣雨、雷陣雨的先兆。
絮狀高積云
范雯杰表示:
“
降水引發山洪主要是由于前期降水已較多或突然發生強降雨,此時山頂湖泊、河流等水體可能已經積聚了大量降水。
如果前期湖泊蓄水或土壤吸水能力已經飽和,再遇到強降水天氣,就很容易引發山洪和泥石流等災害。
”
因此
公眾外出時需多關注
近一段時間的天氣和
未來幾天的天氣
當然也可以根據
云的發展
大致預判所在地點
短時間內的
天氣變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