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村承包地實行“三權分置”制度,即集體土地所有權屬于農村集體、承包方享有承包經營權,承包方可以自己經營,也可以保留土地承包權,流轉其承包地的土地經營權,由他人經營。
實踐中由于我國土地制度較為復雜,且承包戶往往欠缺相關法律知識,時常出現農戶本意是流轉土地,結果卻稀里糊涂地簽署協議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當然也不排除少數承包戶為爭取征收補償利益而反悔等情形),從而產生糾紛,因此有必要明確土地承包權互換、轉讓與土地經營權流轉的區別。
根據《民法典》第三百三十四條、三百三十九條,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依照法律規定,有權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可以自主決定依法采取出租、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轉土地經營權,三者之間具體區別如下表:
互換 | 轉讓 | 流轉 | |
轉讓標的 | 土地承包經營權 | 土地承包經營權 | 土地經營權 |
受讓對象 | 本集體經濟組織的其他承包方 | 本集體經濟組織的其他農戶 | 具有農業經營能力或者資質的組織和個人 |
與發包方關系是否發生變化 | 承包方與發包方的承包關系仍存續但所承包土地發生變化 | 原承包方與發包方承包關系終止(部分轉讓則轉讓部分終止) | 承包方與發包方的承包關系不變 |
是否需要經發包方同意 | 只需向發包方備案 | 是 | 只需向發包方備案 |
法律依據 | 《農村土地承包法》 第三十三條 | 《農村土地承包法》 第三十四條 | 《農村土地承包法》 第三十六條 第三十八條 第四十四條 第四十五條 |
綜上,對于承包戶來說,最應當注意的是在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的情況下,作為轉讓方的承包戶與村集體間的承包關系將會終止,二輪承包結束后,按照現行法律、政策也將無法繼續承包所涉土地。農戶一定要分清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與土地經營權流轉的區別,避免合法權利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