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人來講,婚姻都是一件人生大事,
等一個人到了適婚的年紀,就應該要考慮成家立業的事情。
要是一個人已經到了這一個年齡,但是這些所謂的任務還沒有完成的話,就會成為生活當中人們議論的話題。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婚姻都是人生當中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
但是在目前社會的人們看來,好像并不是每一個人都那么的渴望擁有一段婚姻。
甚至有很多的人,對于婚姻的態度和以前的人有了很大的改變,
恐婚恐育已經成為了很多當下年輕人的一種態度和看法。
之所以現在的很多年輕人都非常害怕結婚,有著各種各樣的原因。
特別是近年來,新聞上面出現有越來越多的夫妻之間互相殘殺,
過著駭人聽聞的殺妻案,讓很多人都覺得,
婚后的生活并不一定會給自己帶來幸福,甚至還可能會給自己挖了一個無底洞。
當兩個人正在處于熱戀階段的時候,對于彼此來說就是對方的全世界,
很多人說結婚都需要一點沖動,但是總有那么一些人,
因為太過于沖動而結婚,所以就會造成婚前考慮不周,懵懵懂懂的就已經進入了婚姻。
等到結婚了以后才發現,雙方的缺點被暴露的一覽無余,
因為彼此都不夠寬容,最后還很可能會走上離婚的道路。
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曾經提出了愛情三元素理論,
他把我們人類的親密關系總共分成了三種心理學的成分,分別是激情承諾和親密。
所謂的承諾值得其實就是一種契約精神,
就比如說我們的婚姻在結婚之前都需要去民政局辦理結婚證。
結婚證書的到手也就意味著這一段感情是具有法律保護的,
那么夫妻在完成了登記結婚了以后,就需要對彼此做出承諾,履行契約精神。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進一步發展,
對于結婚的看法,大家都好像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有越來越多的人對于婚姻保持著一種質疑的態度,
也有很多人已經決定好了,自己這一生都不會結婚。
因為他們認為結婚只會拉低自己的生活質量,
這并不是他們人生當中必須要完成的一個任務。
不僅如此,其實當下我國的婚姻制度也在不斷的改變,
在古代社會來看,為了實現家庭的平衡,古代的婚姻制度就會強制的要求男主外女主內。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之下,我們沒有辦法討論哪一方所貢獻的價值更大,
只能說在付出這件事情上面,兩個人都是傾盡自己的努力。
然而隨著現在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傳統的婚姻制度正在面臨瓦解,
再加上現在我們社會普遍掀起了一股男女平等的熱度,女性的意識開始覺醒,
因此,傳統的婚姻制度在現代環境來看似乎并不太適用。
當代社會的女性,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人格上,都在做到越來越獨立,
我們也看到身邊的很多女性,她們都擁有高等的學歷,受到過很多高等的教育,
和很多男性相比,甚至有更多的女性顯得更加優秀。
所以也正是因為女性變得越來越優秀,,她們才會不甘心被束縛于家庭當中。
不僅如此,無論是在我們的身邊,還是在社會上,我們也看到過很多女性,
她們在結婚了以后,要是發現這一段婚姻帶給自己的價值意義是負向的,
又或者說這一段婚姻只會把自己束縛在家庭當中,那么她們就會果斷的選擇離開。
這也是當下我國離婚率越來越高漲的原因之一。
針對這樣的一種社會現象。
我國的著名社會學家李銀河就表示,其實對于我們來說,婚姻并不是幸福的必要條件,
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婚姻制度會一步一步的走向消亡的境地。
針對李銀河教授提出來的這一觀點,有的人就及時發出疑問,
要是按照這樣的基礎之下,中國式的婚姻模式是不是也會逐步走向消亡?
對于這一個問題,我們沒有辦法明確的知道答案,
但是對于出現這樣的結果的概率是比較大的。
因為對于現在來說,婚姻已經沒有辦法成為愛情的一種保障了,
盡管彼此都是深愛著對方的,但是我們并不可以排除有一些人結婚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和對方終身相守。
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么事情,
但是現在我們可以明確看到的現象是,
現在的年輕人正在對婚姻保持著質疑的態度,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不結婚。
The End -
作者 | 湯米達
編輯 | 后海
參考資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