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江平 北京大學法學院 副教授
關鍵詞: 物業服務市場/競爭法規制/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自然壟斷/公共物品
內容提要: 物業服務市場糾紛頻繁已經成為和諧社會建設的障礙之一。其治理困難的重要原因在于物業服務經營者的自然壟斷地位及其濫用。小區的物業服務實質上是小區業主們的“公共物品”,不可或缺。基于公共物品的經濟學屬性和業主對公共物品的依賴,提供小區公共物品的物業服務經營者獲得了自然壟斷地位。正是物業服務經營者濫用自然壟斷地位、牟取超額利益、侵害業主利益,導致了愈益頻繁的物業服務市場糾紛。解決物業服務市場糾紛,應當借鑒對自然壟斷規制的思路,標本兼治。
與物業服務市場有關的爭論并沒有因《物業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 的制定和實施而結束。相反,隨著一些地方為解決該《條例》實施過程中的新問題所進行的地方性立法活動的展開,物業服務市場糾紛的社會關注度不斷提高,制度問題的爭論日益激烈。[i]學界有關物業管理法律問題的研究,主要是從物權法、合同法等角度展開,并主要在明確物業的物權歸屬、物業服務合同等方面獲得了一定的進展。然而,充斥于報刊、網絡媒體上物業服務糾紛的報道表明,物業服務市場的現狀并不令業主、物業服務經營者等當事人滿意。物業服務市場糾紛頻發,已經成為和諧社會建設的不利因素之一。[ii]加強物業服務市場的規制已經成為當務之急。然而,從市場規制法或競爭法角度探討物業服務市場規制的還很少,從反壟斷角度剖析物業服務市場糾紛成因的研究幾乎沒有。如果沒有對糾紛成因的法理分析,很難有針對性很強的規制物業服務市場的制度設計。為此,筆者擬運用經濟學的產業組織理論、公共物品理論和法學的反壟斷法理論,從物業服務的公共物品屬性切入,分析物業服務經營者在小區內的自然壟斷地位及其獲得、濫用及其危害,揭示物業服務者濫用自然壟斷地位是物業服務市場糾紛頻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