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意義來》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by Viktor Frankl
P2 弗洛伊德由起因于矛盾與潛意識動機的焦慮中找出失調的癥結,弗蘭克則把精神官能癥區分為數類,并把其中數類歸因于病人無法由自己的存在中找出意義與責任感。弗洛伊德強調性挫折的重要,弗蘭克則強調尋求意義之意志受挫的重要。
P3 活著便是受苦,要活下去,便要從痛苦中找出意義。
P31 人類的救贖,是經由愛而成于愛。
P56 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P65 尼采 “懂得‘為何’而活的人,幾乎‘任何’痛苦都可以忍受。”
P66 真正重要的不是我們對人生有何指望,而是人生對我們有何指望。我們不該繼續追問生命有何意義,而該認清自己無時無刻不在接受生命的追問。面對這個追問,我們不能以說話和沉思來答復,而該以正確的行動和作為來答復。
P67 即使身在痛苦中,他也是宇宙間孤單而獨特的一個人。沒有人能替他受苦或解除他的重荷。他唯一的機運就在于他賴以承受痛苦的態度。
P70 尼采 “打不垮我的,將使我更形堅強。”(Was mich nicht umbringt, macht mich starker.)
P92 一個人不能去尋找抽象的生命意義,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特殊天職或使命,而此使命是需要具體地去實現的。他的生命無法重復,也不可取代。所以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也只有他具特殊的機遇去完成其獨特的天賦使命。
P96 痛苦在發現意義的時候,就不成為痛苦了,例如具有意義的犧牲便是。
(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