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自己談過的幾次戀愛發現:男人最初都比較投入,對待伴侶非常深情,但隨著時間推移,男人付出越來越少,女人付出越來越多,這時即使伴侶已經非常優秀,男人也要開始各種挑剔、甚至出軌,而且出軌對象總是遠遠比不上正牌女友或者原配。
等女人心灰意冷徹底失望,分開了絕不回頭時,他們卻又悔不當初。
身邊的朋友都說你這么優秀,分分鐘能找到最好的,是他們不懂得珍惜。但總結經驗自我反省后忍不住想問:難道是自己做得太好,所以男人心里自卑才去外面尋找心里平衡?
總說女人要不斷提升自己,精心維護親密關系,可是往往不能遇到靈魂伴侶,總是被各種辜負,最后轉身離開的女人表面瀟灑內心卻傷痕累累,這到底是哪里出了錯?
幸知在線高級情感咨詢師-劉郁:
你的問題在我咨詢的個案中,帶有一定的普遍性。文字之中,處處可見一個女子總是為情所傷時的委屈與無助。你捕捉到的是——
婚戀中反復出現的“四步曲”:
第一步男人最初都比較投入,對待伴侶非常深情;
第二步男人付出越來越少,女人付出越來越多,這時男人開始各種挑剔。
第三步他們開始不珍惜了,出現出軌行為。
第四步等女人心灰意冷徹底失望,分開了絕不回頭時,他們卻又悔不當初。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在你的文字里,有一個比較突出的特點:你所陳述的多是現象或境遇,但缺少原因分析。這就像醫學中的現象學與病因學的區別,比如發燒的癥狀只是一個表象,其實沒有診斷與治療意義,只有知道引起發燒的是哪種細菌或者病毒,才具有病因學價值,并真正對癥下藥。
回到你的問題也是這樣,你不斷表達的是:“我對他很好,而他卻總是辜負我。但是這兩件事之間缺少佐證的支持與關聯,比如在什么時間?發生了什么事?讓你們關系出現問題?然后面對這些問題,你是如何應對解決的?而你的表述里缺乏細節的呈現,無法看到你與男友之間的互動關系。換句話說,你反復出現的境遇,一定與你的選擇或是互動風格有關。
也許你會反駁說,這都是因為男人的原因啊!因為他們不懂得珍惜,因為他們心里自卑,因為他們不是靈魂伴侶。但是這種標簽式的道德判斷,只是說起來解解氣罷了,并沒有解決問題的價值。
不過你已經對反復出現的“四步曲”有所覺察,由于文字信息多是從你的視角出發,缺少了一些更具體的背景資料,只能從一些可能性上來做原因探討,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從雙方格局的角度分析,你是否有低就或下嫁的心態?
我一直不贊成女生帶著“低就或下嫁”的心態進入婚戀關系。有些女生可能因為貪圖男友對自己的好,而選擇“低就或下嫁”,但內心其實非常介意男友的“短板”, 彼此也很難產生真正的愛情,自然不會對男友表達愛慕與欣賞。
“低就或下嫁”還會讓女生不自覺地產生優越感與控制欲,覺得自己樣樣都比男友強,自己永遠都是正確的。同時覺得自己的“低就或下嫁”就是對男人最大的恩賜,對他的付出也視為一種理所應當,缺少感恩與珍惜。
長此以往,男人自然會感到女生的嫌棄,覺得壓抑與不滿。這種壓抑與不滿積累到一定程度,可能會遭到男友的“反擊”,于是就有了接下來的三步曲。
你曾提到開始時,“男人對伴侶非常深情”,但是你愛過他嗎?文中卻是只字未提。
二、反思在你與男友互動過程中,有著怎樣的“獎賞與懲罰”模式?
獎賞包括你的所有付出。懲罰則是為保護自己的底線所做的應對措施。在親密關系中,“獎賞與懲罰”要同時兼備,而且兩者都存在一個“最佳水平”,比這個值更高,可能結果會事與愿違。
德國家庭治療大師海靈格認為,一個和諧的關系,接受和付出應是一種動態的平衡。我付出,你接受。這時,接收者既會感覺到被愛和快樂,也會有或多或少的內疚,這內疚會指引著一個人反過來做付出者。并且,付出要比接受的多一些。這樣以來,兩個人在一個關系中會不斷處于一個動態的流動中,而生命就會在這個過程中緊密相連。
如果你的付出超出了“最佳水平”,所謂“家里家外一把好手”,事事操心,啥事都管,那么很可能讓你吃力不討好。比如武志紅提到:“不幸的是,一個人太好,在很多時候會是問題。因為內疚是我們最不愿意承受的一種情感,而假若有一個人對我們太好,會很容易喚起我們的內疚感,所以這時我們就會想逃離這個太好的人。”
三、覺察男友對你好的時候,你的感受與情緒。
叢非從曾提到一個個案:一個女孩對每個男友都很好,但男友個個傷害她。通過咨詢,發現女孩的潛意識里,有這樣的心理機制:
我對你好的過程,完成了我是個好人的過程。只要我堅信對別人好就是會被愛的,那么在我對你好的過程中就實現了我的存在和價值。
然而你不能對我好。你對我好的時候,我就感覺我沒辦法回報你。我不能回報你,我就沒法實現我的價值,實現不了我就覺得自己不被愛了。所以你對我好的過程,也是我感到焦慮慚愧的時候,就沒有辦法跟你親密。因為潛意識里太害怕被你拋棄了。
所以每當男朋友對女孩好,她就覺得很有壓力,很煩躁和憤怒。時間一拉長,會怎么樣呢?女孩變成了“渣男收割機”。
四、為何出軌對象總是遠遠比不上正牌女友或者原配?
按照美國心理學家戴維.巴斯在其著作《進化心理學》的觀點: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男人存在兩種擇偶策略:一種是以性的吸引與歡愉為出發點與歸宿點的的感情,常見的情人、一夜情都屬于這個范疇,進化學家稱它為短期擇偶策略(短擇)。一種是伴隨婚姻承諾的和對后代進行撫養的愛,又稱其為長期擇偶策略(以下簡稱長擇)。
男性長擇時一般比較挑剔,同時付出很多成本才能結婚。而短擇意味著減少成本,無需負責。因此他往往眼光向下看,降低標準,能撩一個是一個。
給你的建議:
①客觀評價自己,既不高估自己,又不妄自菲薄。有時朋友對我們的評價可能帶有關愛的主觀色彩。如果你在生活中,不能做到朋友口中“分分鐘能找到最好的”,那么你需要重新審視自己優秀的標準。
②如何面對男人的“悔不當初”?如果你的身份是女友,建議你放棄,因為婚前的選擇最重要。如果你是原配,且有子女,那么在對方有長擇意愿的前提下,可以考慮修復,婚姻不易,給對方機會,也是給自己機會。
③接受幸知平臺的專業情感指導(微信:xingzhizaixian16 即可),開展有針對性的“一對一”的咨詢。你的問題很大程度上與你的自尊特點及依戀類型有關,需要從原生家庭入手,尋找沖突背后的根源,從而經歷個人成長。
作家廖一梅說:“在我們的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這個“了解”不但指對別人,更要對自己了解。但在現實中,能夠懂得自己或別人都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無法懂得不是因為我們不想懂得,而是我們還沒有能力與方法。
給自己一點時間與耐心,先去懂得自己的軟弱與倔強,然后推己及人,了解也就自然達成了。可能不需要靈魂伴侶,你依然可以感受到愛的溫暖與美好!
劉 郁 | 女,幸知在線情感咨詢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擅長婚姻情感修復。“發自內心的尊重,有溫度的陪伴,是抵達心靈深處、挖掘積極資源、進行人生改變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