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七年級上期歷史第一次月考(1)
一、選擇題(請將答案寫在下面的表格里。每小題2分,共60分。)
1.
A.北京人
2.
3.
①文物和文字記錄
4.
A.元謀人 B.北京人
5.
①農作物出現②家畜飼養③聚落④磨制工具⑤城市出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6.
7.“神農時,民方食谷”,推測一下,文中的“谷”(粟)最有可能是誰培育的
A.北京人
8.下圖是船型彩陶壺。下列表述與無關(錯誤)的是
C.印證了當時的文明程度 D.證明了船就是黃帝的發明
9.原始人類北京人在獵獲一頭野豬后要把豬腿剁下,所使用的工具是
A.打制石器
10.下圖是原始居民使用的骨耜,它主要的功能是
11.與黃帝一起被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傳說時代的人物是
A.炎帝
12.
A.建造宮室制作衣裳
C.妻子嫘祖發明養蠶繅絲技術D.中華原始醫藥學的創始人
13.下列關于禹的各項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14. 廢除禪讓制,開創父死子繼王位世襲制事件的是
A.堯傳位給舜
15.下列四幅“涿鹿之戰”示意圖,哪一幅是正確的?
16.下圖中空框內應填的是
A.黃帝
17.商朝的建立者是(
A.禹
18.武王伐紂建立西周,定都在
A.牧野
19.
A.周厲王
20.我國有文字可考朝代的歷史開始于
A.夏
21.甲骨文主要的造字方法是象形,根據這個造字方法猜猜右圖是什么字
A.人
22.司母戊鼎是哪一時期的青銅器?
A.夏
23.東周分兩段,這“兩段”指的是
A.春秋和戰國
24.我國分封制逐步瓦解開始于
A.商朝
25.春秋時期,促進農業深耕細作,為開發山林、擴大耕地創造條件的是
A.使用肥料
26.據記載,春秋時期路過向周天子朝貢7次,其中魯國國君親自去的僅有3次,同時魯國卻朝齊11次,朝晉20次,這說明
A.魯國定期向周天子納貢
C.天子依附于諸侯
27.山東省簡稱“魯”,山西省簡稱“晉”,這些簡稱源于西周實行的
A.世襲制
28.春秋時期提出第一位“尊王攘夷”的霸主是
A.齊桓公
29.對春秋爭霸戰爭,評價正確的是
①爭霸戰爭給人民帶來了災難②諸侯國強并弱,有利于國家走向統一
③爭霸戰爭過程中許多諸侯國都以改革加強了自身力量
④爭霸斗爭進一步削弱和瓦解了周王室的統治地位
A.①②③④
30.下列歷史典故哪個不是發生在春秋時期
A.退避三舍
二、辨析題(5分)
31、李明到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他指著一件大型的青銅器說:“青銅器上面刻著的文字叫甲骨文。”李明的說法是否正確?請判斷并說明理由。(判斷對錯得2分,說明理由得3分)
三、讀圖題(10分)
32、請仔細觀察我國原始居民建筑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圖1是
(2)這兩種原始居民所處的流域:圖1的居民處于
(3)假如你穿越時光隧道去圖1的原始居民家做客,請你設想一下,他們會用什么食物招待你?(2分)
四、材料題(33題10分,34題15分,共25分)
3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
材料二:右圖。
材料三:“諸侯強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不)能禁止”。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材料二中居于金字塔頂端的是誰?(4分)
(2)諸侯要對周天子盡哪些義務?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3)春秋時期周天子為什么不能制止“諸侯更相誅伐”?(2分)
34、歷史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但總會留下一下遺跡,這些遺跡就成為我們探究歷史古風遺韻的重要依據,請結合下列材料進行相關問題的探究。
圖1河南登封王城崗遺址
(1)圖1遺址經考古學家認定,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的都城,請你說出此王朝的名稱和建立者。(4分)
(2)圖2是殷墟遺址。此遺址是哪個王朝的都城?哪一個國王遷都到此?(4分)
(3)圖3中文物底部鑄有銘文,記載了武王伐紂的史實。武王伐紂的地點在哪里?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武王伐紂的結果。(4分)
(4)夏桀收刮民財,建造宮殿,終日飲酒作樂;商紂王荒淫無道,造“酒池肉林”聚眾作樂;西周周幽王時期,朝政腐敗,“烽火戲諸侯”,最終為外族所滅。總結一下,夏、商、西周滅亡的共同原因。(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