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雞有“五德”——
頭戴冠者,文也;
足傅距者,武也;
敵在前敢斗者,勇也;
見食相呼,仁也;
守夜不失時,信也。
意思是——
雞頭有紅艷艷的雞冠,很美麗,這是雞的文(紋)德;
雞的腿后生有“距”爪能斗,這是武德;
那怕是強敵在前,雞也敢斗,這是勇敢的品德;
找到了食物,雞會呼喚同類來共同享受,這是仁德;
每天按時守夜司晨,這是誠信的品德。
雞,有大吉大利、吉祥如意、金雞報曉、雄雞報捷、金雞迎春、雞鳴富貴、聞雞起舞等寓意,受歷代國畫家喜愛。
丁酉雞年的腳步近了,欣賞歷代名家畫筆下的雞自是別有一番意趣!
趙佶
趙佶(1082-1135),宋朝第八位皇帝宋徽宗。他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被后世評為“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沈周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書畫家。以畫雞為題材者不下十余種,如上海博物館的《雄雞芙蓉圖》、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畫雞圖軸》等。
唐寅
唐寅(1470-1524),字伯虎,后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明代畫家、書法家、詩人。
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1626-1705),明末清初畫家、書法家,清初畫壇“四僧”之一。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寫心意,如畫魚、鴨、鳥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滿倔強之氣。
郎世寧
郎世寧(1688-1766),意大利人,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來中國,成為宮廷畫家,歷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達50多年。
任伯年
任伯年(1840-1896),清末畫家。兒時隨父學畫,十四歲到上海,在扇莊當學徒,后以賣畫為生。所畫題材,極為廣泛,人物、花鳥、山水、走獸無不精妙。創造了一種清新流暢的獨特風格。
齊白石
齊白石(1864-1957),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自幼在家鄉天天要喂牛養雞,對雞的生活特別熟悉,30歲以前畫雞就已經很生動了。60歲以后又開始進一步研究畫雛雞。80歲以后,他畫雞用圓點筆很少,平涂筆很多了,畫雛雞的技法才算最后成功。
劉奎齡
劉奎齡(1885-1967),中國近現代美術史開派巨匠,動物畫一代宗師,被譽為“全能畫家”,他描摹的動物種類之多,范圍之廣至今無人可追。
徐悲鴻(1895-1953),他筆下的馬無人不知,而他畫的雞也同樣令人拍案叫絕!“風雨如晦,雞鳴不已。”出自《詩經·鄭風》中的這一名句,表示的是在惡劣的環境中仍能保持高尚的氣節與操守。這句話也經常出現在徐悲鴻畫雞的作品中。
李苦禪
李苦禪(1899-1983),近現代杰出的大寫意花鳥畫家。李苦禪認為,中國寫意畫高就高在薄薄的宣紙后面有很深的文化底蘊,不是就物寫物,而是在悟性中寫成。
江寒汀
江寒汀(1903-1963),海上畫派著名花鳥畫家,與唐云、張大壯、陸抑非并稱“海上四大花旦”。江寒汀曾豢養禽鳥、小動物近百種,旦夕揣摩,因此畫出來的花鳥,無不生機盎然,形神兼備。
蕭朗(1917-2010),名印鈢,著名花鳥畫家,被譽為“中國小寫意花鳥畫扛鼎者”,尤以畫雞和各種草蟲為人們所頌揚。
黃永玉(1924-),自學美術、文學,為一代“鬼才”。黃永玉的作品融會中西,不拘成法,他喜作彩墨,常以酣暢淋漓的墨色為基調,凝重而灑脫的線條為骨骼,設色或淡泊或渾重,布局別出心裁,意境高古而雋永,其山水花鳥、人物俱佳,及至晚年所畫之物無不隨心所欲,愈發老辣、豁達。
韓美林
韓美林,1中國當代極具影響力的造型藝術家,國家一級美術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央文史館研究員。奧運“福娃”之父。
雞年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