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之謙,為六百年來摹印者開一門戶的篆刻巨匠,
2017年,他的“為五斗米折腰”拍價過千萬,創(chuàng)造了篆刻史上的奇跡!
雖說一生也就刻了四百余方印吧,
可工的,放的,清新的、質(zhì)樸的,奇崛的,平穩(wěn)的,花樣實在是無比繁多,
即便是邊款,也是窮盡各種創(chuàng)作的可能:
單刀,雙刀;陰文,陽文;行書、楷書、隸書、篆書;
畫面,文字;各種穿插,各種組合,
刀之利、筆之意、墨之趣,
各種融匯,各種穿插,各種貫通,
真真全才。
所以說,他為之后的印人打開了各種創(chuàng)作面貌的可能性,
吳昌碩、黃牧甫、齊白石……都從他的篆刻中汲取了自己的方向,衍生出各自嶄新的面貌!
而今天的我們,要學篆刻,趙之謙真的是不可或缺的一課!
想要更學術(shù)全面地了解趙之謙的篆刻之路與成就呢,可以看昨天的推送,孫慰祖老師研究的學術(shù)性在業(yè)內(nèi)可是頂頂厲害滴:
錄齋今天就不多啰嗦,
直接上圖!
從《海派代表篆刻家系列作品集·趙之謙》中所收錄的103方篆刻原石中,選了20方風格不一的原石印稿大家一起欣賞下。
ps:之前雖說出過不少趙之謙先生的印譜,但是這么大規(guī)模,集中性地將這么多原石放在一起,還真是頭一遭。
|靈壽華館
趙叔孺補款:靈壽華館。家撝尗為沈均初內(nèi)翰所刻也。當時未署款,今為魯盦所得,屬余志之,俾后之覽者知所寶貴焉。丙子冬,叔孺記。
材質(zhì):青田石
尺寸:2.8cm×2.6cm×6.6cm
時間:約同治三年
|壽如金石佳且好兮
沈均初所贈石,刻漢竟銘,寄次行溫州。此蒙游戲三昧,然自具面目,非丁、蔣以下所能,不善學之,便墮惡趣。悲翁并志。
材質(zhì):壽山石
尺寸:3.1cm×3.1cm×3.9cm
時間:約同治二年
印石收藏地:君匋藝術(shù)院
|樹鏞審定
悲盦作此。有丁、鄧兩家合處。癸亥。
尺寸:1.5cm×1.5cm×4.5cm
時間:同治二年
|男兒生不成名身已老
長安卿相多少年,富貴應須致身早。山中儒生舊相識,但話宿昔傷懷抱。既刻起語,復摘四句。同治壬戌九月,悲盦居士。
材質(zhì):青田石
尺寸:2.2cm×2.2cm×4.5cm
時間:同治元年
印石收藏地:上海博物館
|寶董室
寶董室。北苑江南半幅,希世珍也,近為均初所得。又得《夏山圖》卷,兩美必合,千古為對。爰刻寶董室印。無悶。
材質(zhì):壽山石
尺寸:3.6cm×3.6cm×4.5cm
時間:約同治三年
印石收藏地:君匋藝術(shù)院
|魏錫曾收集模拓之記
悲盦居士來閩中,為稼孫刻此印,以酬其勞。同治壬戌六月。
材質(zhì):青田石
尺寸:2.3cm×2.3cm×1.1cm
時間:同治元年
印石收藏地:君匋藝術(shù)院
|漢石經(jīng)室
小蓬萊閣漢《石經(jīng)》殘字,聞尚在人間。均初將求而得之,詺其室以俟。癸亥秋,悲盦刻。是歲除夜,均初來告,已得《石經(jīng)》。元日早起,亟走相賀,出此縱觀,歡憙?nèi)缫猓旒o于石。
材質(zhì):壽山石
尺寸:2.9cm×2.9cm×7.0cm
時間:同治二年
印石收藏地:君匋藝術(shù)院
|北平陶燮咸印信
星甫將有遠行,出石索刻。為橅漢鑄印法,諦視乃類《五鳳摩崖》《石門頌》二刻。請方家鑒別。戊午七月?lián)质遄R。
材質(zhì):青田石
尺寸:3.8cm×3.8cm×3.6cm
時間:咸豐八年
印石收藏地:西泠印社
|元佑黨人之后·趙之謙印(對印)
丙寅夏五月,悲居士自制。
尺寸:2.1cm×2.1cm×4.1cm
時間:同治五年五月
印石收藏地:雙圣軒
撝叔為艾臣丈作。
材質(zhì):青田石
尺寸:2.4cm×2.4cm×4cm
時間:約咸豐十一年
印石收藏地:上海博物館
|之謙
無悶。
材質(zhì):壽山石
尺寸:2.3cm×1.0cm×4.0cm
時間:約同治三年
印石收藏地:雙圣軒
|我欲不傷悲不得已
撝叔悼亡,乃刻此語。
材質(zhì):青田石
尺寸:2.6cm×2.6cm×3.0cm
時間:約同治三年
印石收藏地:君匋藝術(shù)院
|結(jié)習未盡
空諸所有,而不知止,結(jié)習未盡,告大弟子。無悶銘。
材質(zhì):遼石
尺寸:2.4cm×2.35cm×4.5cm
時間:約同治三年
印石收藏地:上海博物館
|臣之謙·趙孺卿
夜坐苦兼室,篝燈刻此,時甲子四月。
尺寸:2.0cm×2.0cm×3.9cm
時間:同治三年四月
印石收藏地:雙圣軒
《急就章》語,撝叔自作。
材質(zhì):青田石
尺寸:2.05cm×2.05cm×4.0cm
時間:同治三年四月
印石收藏地:雙圣軒
|二金蜨堂雙鉤兩漢刻石之記
大清同治二年八月二十五日刻,時客京師半載余矣。
材質(zhì):壽山石
尺寸:4.2cm×3.0cm×4.0cm
時間:同治二年八月二十五日
印石收藏地:君匋藝術(shù)院
|生逢堯舜君不忍便永訣
悲盦居士辛酉以后萬念俱灰,不敢求死者,尚冀走京師,依日月之光,盡犬馬之用。不幸窮且老,亦愈乎偷息賊中,負國辱親。刻此兩言,以明其志。少陵可作未必惡予僭也。同治元年閏八月十日記。
尺寸:3.4cm×3.5cm×5.8cm
時間:同治元年八月
|曹籀
撝叔作。
材質(zhì):火燒石
尺寸:1.45cm×1.5cm×2.75cm
時間:約同治六年
印石收藏地:私人
|悲盦
家破人亡,更號作此。同治壬戌四月六日也。撝尗記。
材質(zhì):青田石
尺寸:2.1cm×2.1cm×4.3cm
時間:同治元年四月
印石收藏地:君匋藝術(shù)院
|吳縣潘伯寅平生真賞
同治辛未五月九日,趙之謙刻。
材質(zhì):青田石
尺寸:4.55cm×4.55cm×5.15cm
時間:同治十年
印石收藏地:上海博物館
|賜蘭堂
不刻印已十年,目昏手硬。此為潘大司寇紀皇太后特頒天藻,以志殊榮。敬勒斯石。之謙。
材質(zhì):青田石
尺寸:7.3cm×3.4cm×4.8cm
時間:約光緒八年
印石收藏地:上海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