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肌酐100 ,200 或300 ,該如何治療?掌握6點,別總怕尿毒癥!
腎病患者最怕腎功能出現異常,即血肌酐超過正常范圍。一般來說,血肌酐的正常值標準為44-132μmol/L(我院的正常值為44-115μmol/L)。當血肌酐超過正常范圍時,意味著腎臟已經出現了明顯損傷,但并不能說明腎臟全都已出現嚴重問題,這就需要醫生根據病情綜合分析與準確判斷。 一旦腎病患者發現自己血肌酐的檢測結果超過100μmol/L、200μmol/L、300μmol/L甚至500μmol/L以上時,都可能非常害怕,擔心哪一天突然變成尿毒癥,甚至危險來臨。 面對腎病患者出現血肌酐超標問題,不管是100多μmol/L(100 )、200多μmol/L(200 )、300多μmol/L(300 )還是500多μmol/L(500 ),只要掌握如下6點,想要達到降肌酐或穩肌酐的治療效果,也許并不難,完全沒有必須整天擔心尿毒癥會來臨。 腎病患者的血肌酐超過正常,無論目前化驗的血肌酐的數值是多少,盡可能了解清楚何時開始出現血肌酐異常。如果是短期內(不到2-3個月,甚至在2-4周以內)出現血肌酐升高,則應考慮是急性腎損傷或慢性腎臟病合并急性腎衰竭,積極有效治療,有望完全治好;如果血肌酐升高超過2-3個月,多為慢性腎衰竭,一般來說恢復起來非常困難。 引起血肌酐突然升高的原因與誘因有許多,如感冒及感染后、體內失水(發熱、大量出汗、飲水過少及嘔吐腹瀉等)、腎毒性藥物的使用、勞累熬夜與劇烈運動、高鹽與高蛋白飲食、某些非腎毒性藥物的使用(如沙坦/普利類藥物)及近期血壓波動較大等等,都可以引起血肌酐升高,找出這些原因與誘因并及時治療,就可以把已經升高的血肌酐降下來。感染者應該盡早使用有效抗生素,失水者應補足水分、腎毒性藥物引起者應立即停用相關藥物、避免勞累熬夜與劇烈運動、平時應低鹽飲食并減少高蛋白食物攝入、合理使用沙坦/普利類藥物、控制血壓達標等等。 有的腎病患者的血肌酐升高,并非由上述原因或誘因引起的,而是由其原發病本身所致。比如原發性腎病綜合征(如膜性腎病或微小病變等)在高度水腫期間就可以并發急性腎衰竭(急性腎損傷)而出現血肌酐升高,血肌酐可以高達200μmol/L甚至300μmol/L以上;還有比如狼瘡性腎炎在活動期可并發急性腎衰竭,甚至可并發新月體腎炎(急進性腎炎),血肌酐也會升高,甚至可以高達300-500μmol/L以上。如上情況,若能盡早發現,則完全有希望將血肌酐降至正常范圍。無論是原發性腎病綜合征還是狼瘡性腎炎引起的血肌酐升高,都應該在第一時間確定激素的使用,必要時可臨時聯合透析治療(甚至血漿置換),大多可完全恢復,血肌酐降至正常。 我們腎科大夫在面對血肌酐已升高的腎病患者時,特別看重的一項檢查,那就是彩超腎臟大小與結構。如果發現血肌酐升高的腎病患者的雙腎已經萎縮、包膜不光整且結構紊亂,則血肌酐難恢復;如果發現患者的雙腎為正常大小,甚至雙腎腫大,多提示有希望恢復腎功能,從而讓血肌酐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圍,至少可以穩定血肌酐。但多囊腎、腎淀粉樣變性病及糖尿病腎病除外。 腎病患者出現血肌酐升高,有的是急性的,更多的是慢性的,即慢性腎臟病2-5期。為了能達到“穩或降”肌酐這一目的,必須掃清兩大障礙;一是中等量及大量蛋白尿;二是高血壓。因為蛋白尿與高血壓是慢性腎臟病進展為尿毒癥的兩大獨立危險因素。所以應根據具體病情制定出治腎病降蛋白的治療方案。在降壓藥物的使用原則方面,應盡可能選擇沙坦/普利類藥物(代表藥物為纈沙坦/培朵普利),并配合其它降壓藥(如長效鈣離子拮抗劑,代表藥物為苯磺酸氨氯地平)等。 如腎衰竭膠囊、尿毒清顆粒及腎衰寧片等這些中成藥的主要成分中都有大黃這味中藥,這也是所有腎功能不全與腎衰竭等血肌酐升高患者必須使用的特別有效的藥物,療效確切。不管是中藥湯劑配方中,還是中成藥的組成成分中,都會加用這一味中草藥。大黃治療血肌酐升高的作用機理非常復雜,不僅著眼于其導瀉作用,利用大黃的緩瀉作用來達到從腸道清除一部分毒素,而且還能起到對殘余腎單位的保護作用、對腎小球的修復作用及對脂質代謝的影響等,還可能有抗凝、抗炎與免疫調節作用等等。因此,面對出現血肌酐升高等情況,腎病患者在其它治療的同時,還應盡早全程使用含有大黃的中藥與成藥。 腎病朋友們,就算咱們的血肌酐超過100、200或300μmol/L,甚至500μmol/L以上,在經治醫生的指導下,只要掌握好如上這六點,完全沒有必要整天“談毒色變”,腎病患者的血肌酐甚至可以完全恢復至正常范圍,至少可以長期穩定血肌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