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這兄弟很生氣,在微信里不停的發信息,說,東哥,這單位還有公正嗎?從年初到年尾,我踏踏實實,別人休假我頂崗,別人探家我值班,領導安排干啥就干啥,而且領導習慣了,有了急、難、險、重的事,第一個讓我上,我績效排名第一、民主測評排名第一、工作完成量第一。
可是,年底了,評獎了。
形式很民主,過程很復雜,結果很失望。
中獎的竟然是拍抖音,發快手的,因為完成了在什么什么媒體的任務,為單位爭得什么什么光。
為此,我很生氣,東哥,我們的工作是靠宣傳還是靠實干?我想不通,如果這樣下去,誰還會愿意踏實的工作?誰還有信心工作?
為什么領導一到年底就健忘,健忘那些為工作付出的下屬,忘掉了,這一年給誰安排了最多的活、壓了最重的擔子,又是誰承擔了單位的重任贏得了榮光。只記得給他做過宣傳的也或跟在身邊的人?
東哥,我很生氣,我對單位失去了信心,明年,我也要混了!
我哈哈哈的大笑。
然后喝茶。
這位兄弟說的可能只是個例,他的領導不過是一個處級而已!
然后,我問第一個問題,除了表彰會,你啥時見過胸前掛滿獎章的人坐在主席臺上發布施令了?
我曾經,在國慶節升國旗時,要求機關干部穿禮服,把軍功章掛上,以展示軍人的榮耀,但是我發現領導基本沒有立過功,即便有,人家也不掛。為什么?況且掛軍功章最多的是機關服務人員,不是一線的人員,很正常!因為立功受獎是有比例的。
然后,我問第二個問題,你工作是為了立功受獎嗎?如果只為了立功受獎,你的工作的動機是不是不純?
然后,我問第三個問題,既然你覺得中獎的同事不如你,你還有什么可氣的,你應該慶幸中獎的人又給領導臉上抹了一把灰。而你則和不公正的領導劃清了一道線。
我們生活在一個人情的社會,你的付出,是為你的職責所在,不是為受獎表彰對吧!
人都有想不通的時候,想不通的時候容易拉仇恨。
那位連基本的民主都作不好的領導,肯定有說不清的事,這些事早晚會成為定時炸彈而把他自己炸毀。
我有兩位朋友,軍人,到技術五級了,也沒立過一次三等功,不是不優秀,而是很優秀,到評功時,就主動讓了,這一讓,就讓出了好人緣,讓出了良好的工作氛圍。
我有一個兄弟,當時,他氣憤的告訴我,老哥,我立了九次功受了那么多獎,為什么提拔的時候領導就不考慮?
我說,這事我來幫你,我去找了政治部主任、找了政委,兩領導聽完后說,這種干部怎么之前沒人推薦?
結果他提拔了!
這說明,我們的領導多數是為工作而考慮,是值得信任的。不是健忘,只是很多人礙于面子,沒有主動去匯報思想,等著天上掉餡餅。
領導不是神,不能面面俱到!
功是什么?
和平年代,在個別單位,已成為某些領導的賞賜,并把功績、功勞、功勛錯誤理解為“功臣”。106條的《政工條例》里從來沒有“功臣”這種字樣,那這些立功的人是誰的“臣”?是黨和國家的嗎?這說明很多領導不學習,只是習慣性的把“學習”掛嘴上!
你所在的單位,那些中獎的人,未必代表群眾的認可,在爭搶的過程中可能帶來副作用也或是傷害,對自己或他人。
所以干好自己該干的事,這是天道!
東哥有很多軍功章,退役后,連禮服帶軍功章捐給了警察博物館,因為我在警察博物館中沒有發現我從事的行業曾經是公安一員的痕跡,我必須讓歷史留下這一幕。
獎章只是過去式,對現實沒有意義。在我回憶每一枚軍功章獲得的過程中不是滿滿的榮耀,而是滿滿的慚愧。
我愧對了我當年的領導和同事,我的工作做的并不好,我并沒有付出我全部的熱情和精力,我曾經的領導、同事是一群多么讓人敬重的人!
你生氣,心里的不平衡,只是面子問題,面子值幾個錢?
面子的價值不在于你在位,而是在于你不在位時,還有多少認可你的同事和兄弟。
我們這個行業,很多人感慨,“十年戰訓一身功”,我認為這功是功夫,而不該是獎章。這種功夫,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根本!
中國文化講內斂,不張揚,年輕的時候理解不了,總在想是我的為什么不給我?
啥是你的,除了家庭、父母、孩子之外,沒有屬于你的。
即便你是領導,別人拜的也是位子,不是你。
所以,功不功的別計較,又不是在戰爭年代,如果是戰功得爭,因為那是生命換來的,除此之外,還不如練練內功,把自己的業務做精,把自己的品味提高,把自已的家庭管好!
僅此而已!
你沒中獎,說明在某方面還不夠優秀,別發牢騷,仔細想想,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吧!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與一下投票,看看有多少單位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