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又稱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或老年性膝關節炎,該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該病的發病率逐漸增高,50歲后發病率則明顯增高。其中,女性患者的發病率約是男性的4~5倍。在膝關節內部,大腿骨與小腿骨的表面都有起著緩沖作用的關節軟骨,隨著該軟骨的磨損,患者行走或上下樓梯時膝關節會出現疼痛感。在人體關節中,膝關節除要支撐全身重量外,還要作站立、下蹲、跳躍、跑步、行走等動作,因此膝關節的活動十分頻繁,最易發生膝關節磨損,所以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最為常見。
引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發作的因素主要是關節活動過度,走太遠的路或上下坡、上下樓梯過于頻繁,以及關節姿勢不良,站太久或坐太久而缺乏膝關節活動。
膝關節骨性關節的主要癥狀表現為:
1、關節疼痛:起初是間歇性疼痛,上下樓梯時疼痛或是長時間運動后疼痛,嚴重時每走一步都痛,甚至靜止時都會出現疼痛。
2、關節活動受限:隨著關節軟骨磨損的加重,關節的靈活度降低,站立行走時需先活動幾下關節才能邁步。
3、關節不穩:通常膝關節軟骨的磨損先發生于內側的軟骨,因此會導致膝關節不平穩,可出現“O”型腿。
如果您已經出現了某種上述癥狀,這說明您已經患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當癥狀較輕時,往往通過以下方法可以延緩該病的發展速度:
1、要避免劇烈、長時間的運動,往往有些老年人是在劇烈運動或長時間行走后使得膝關節炎的癥狀加重,以至長期得不到緩解。
2、減輕體重,可減輕膝關節的負荷,避免病情加重。
3、功能鍛煉,膝關節功能鍛煉的原則是以主動不負重的活動為主,例如直腿抬高鍛煉,從而增強肌肉力量,保持關節的穩定性。
4、減少跑跳、上下樓梯及爬山等運動,改為游泳或騎自行車等運動。
當然如果膝關節疼痛癥狀較明顯,且伴有關節內外翻畸形,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者的患者,也可以選擇膝關節置換手術治療。所以,我們平常生活中就應該早期預防與鍛煉,避免關節癥狀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