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心理2022-10-10 16:29·優質情感領域創作者
一位72歲老父親的傾訴:比不孝順更可怕的,是子女陷入三大困境
一直以來,關于家庭的許多話題都是人們熱議的話題,特別是近年來,由于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讓許多家庭情況暴露在互聯網上,也成為了大家熱議的話題。
一、中國以孝為大
中國是一個有著傳統觀念的國家,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之中,百善孝為先,以孝為大,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也是每一個子女的義務和責任。
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不斷的發生著變化,雖然由于思想上面的變化,現在很多人對孝的定義發生了一定的改變。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得到飛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斷的提高,經濟上面的發展帶來了物質資源的充裕,到現在,人們不僅僅能夠解決溫飽等等基本需要,人們現在開始要追求一種更高層面的需求。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當中,孩子和父母有著很大的羈絆,當父母的需要把孩子撫養長大,甚至當孩子已經長大成人,成家立業以后,中國式的父母還要想方設法的為孩子做出更多的努力。
二、現代年輕人對孝的看法有了一些改變
而在中國的社會背景之下,作為子女的,贍養父母是他們的一種責任和義務,但是在很多情況之下,子女不僅僅需要贍養父母,還在其他的許許多多方面,和父母有著很多的羈絆。
隨著思想觀念的不斷進步,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更加關注自身的發展,他們更加希望父母把自己當作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希望自己能夠得到人權和自由。
心理學家認為,當代年輕人注重把自己當作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看待,那些擁有自己主權的年輕人,在社會上的競爭力會比其他人更高,他們對于孝順這一個定義的改變,將會影響社會對于孝順定義的看法。
在很多人眼中,判斷一個孩子的是好是壞,非常重要的一個標準就是看他到底孝不孝順。其實對于父母來說,有三種情況比孩子不孝順更加可怕,一位已經達到七十而從心所欲的年齡的大爺,因為自己的子女,正在經歷著非常可怕的三種困境。
三、孩子的這三種情況比不孝更可怕
(1)第一種情況是孩子工作多年,但是一直碌碌無為。
溫大爺的兒子從開始工作到現在已經有十多年了,但是因為兒子生性懶惰,所以在工作的這十多年之間,不僅僅沒有存下什么錢,還在工作上面表現的非常差。
心理學家認為,讓溫大爺的兒子如此懶惰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個人的敏感性不是特別強,溫大爺的兒子對于危險的情況不敏感,但是卻十分享受放縱的生活。從根源上來看,還是因為家庭環境促成的,因為從小過著一種安逸的生活,所以讓兒子養成了懶惰的習性。
(2)第二種情況是婚姻失敗。
溫大爺的兒子不僅僅在工作上面表現的碌碌無為,而且還有著一段失敗的婚姻。盡管兒子成家已經十多年了,但是因為兒子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都表現得非常懶惰,從前兒子對妻子所許下的承諾幾乎沒有實現,所以逐漸的,妻子就帶兒子失去了信心和希望,從而帶來了兩個人感情的破裂,婚姻也走向了失敗。
(3)第三種情況是孩子啃老。
因為溫大爺的兒子出生在一個條件非常不錯的家庭里面,優越的家庭條件不僅僅讓兒子養成了懶惰的習性,還讓已經人到中年的兒子心安理得地啃老。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看,溫大爺的兒子啃老,主要是因為個人不夠獨立,而且獨立的意識也不夠強,也就導致了對于個人和家庭的界限不清晰,從而一直生活在家庭的溫室當中,也不愿意去接受外面社會的壓力。因此溫大爺的兒子在心理上面還是比較小孩子氣的,一旦他脫離了家庭以后,就沒有辦法獨自生活。
對于父母來講,都希望把自己最好的東西給孩子,也希望自己能夠為孩子創造出一個最好的條件。
因為父母對于孩子的投入很多,所以自然對孩子有著很高的期望和期待,這是一種正常的情況,畢竟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后變成一個優秀的人,過上一種更好的生活。
但是要是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對孩子采取一種過度保護的方法,很容易就會讓孩子產生對家庭的依戀,從而導致他們的獨立意識不夠強。
寫在最后:
從上面溫大爺的例子當成我們可以知道,比起孩子都不孝順,孩子的碌碌無為,婚姻失敗,啃老這三種情況更加可怕。作為父母的都不在于孩子能夠回報多少給自己,而孩子的未來才是父母真正在意的事情。
舉報
評論 2
請先 后發表評論~
桃子1336730512
說的很對,另可孩子不孝順,也不要沒出息。
·昨天04:44
鉑金扳機2
我的大舅子,不孝三條全中,結果把岳母活活氣到肝癌,死于非命。唉
·前天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