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2023-01-01 05:31·
民福康癌癥一直是人類難以跨越的鴻溝,打不過我躲還不行嗎?知道癌細胞喜歡吃“甜食”,于是咬咬牙把甜食戒了,一口甜的都不吃,結果現在有一種說法是癌細胞更愛吃“蛋白質”。這是真的嗎?肉、蛋、奶類中都有蛋白質,這些以后都不能吃了嗎?
眾所周知,癌細胞不受控制,它們的唯一目的就是分裂增殖,最終破壞機體平衡導致人類死亡。在之前的研究中,人們發(fā)現癌細胞會爭奪正常細胞的能量為自己所用,其中消耗的大多是葡萄糖,也正因此給很多患者產生錯覺,自己不吃糖就能阻止癌細胞發(fā)展了。
癌細胞和糖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研究發(fā)現,血糖高的人患癌風險也高,該研究證實了糖代謝和癌細胞之間的關系,并被發(fā)表在權威雜志《英國癌癥雜志》上。
另一項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也證實高糖飲食會增加患癌風險,這些女性的特點是每天喝糖飲料超過4杯,相應地肝癌風險增加78%。
這兩項研究都是強有力的證據,說明癌細胞愛吃“甜食”,換言之,如果能少吃糖真的能幫助防癌降低風險。
長期吃糖的人身體內部的環(huán)境會發(fā)生變化,炎癥水平上升、內臟被脂肪填滿、激素水平紊亂,這類人的免疫力也會比較差,種種原因加在一起就讓患癌風險增加了。尤其是食用過量的添加糖,例如炒菜加的白砂糖,奶茶里加的糖漿等等。
不過,和糖相比起來,癌細胞似乎更喜歡“蛋白質”,這又是怎么一回事?
顛覆認知!比起糖,癌細胞還有更喜歡的東西,那就是——蛋白質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在腫瘤中什么細胞消耗的能量最多?
你可能毫不猶豫地說是腫瘤細胞,但是科學家在腫瘤模型中經過反復實驗卻發(fā)現,消耗能量最多的是腫瘤中的免疫細胞。
真是太卷了,腫瘤也有免疫細胞,而且它們比普通的腫瘤細胞還努力,拼命爭奪能量和養(yǎng)料,就是為了讓人體更加虛弱。還有一個更加顛覆認知的發(fā)現,這些免疫細胞爭奪的不是葡萄糖,而是蛋白質!
越深入研究癌細胞越會發(fā)現它真是太聰明狡猾了,會偽裝會逃竄,食欲旺盛破壞力強大,而且有自己的想法,壓根不聽人體總指揮。
說到這里,可能很多人都糊涂了,到底能不能吃糖和蛋白質?還是干脆都別吃了?
身體不能缺少糖和蛋白質,缺乏的人危害更大
缺乏糖的危害
攝入熱量不足導致缺乏飽腹感,總是想吃東西,無法集中注意力工作和學習。熱量不足的同時身體活動量減少,代謝率下降,反而會慢慢增重。
糖類為人體供能,沒有糖人體就會減少60%-70%的能量,進入節(jié)能模式,除了維持核心器官工作,其他地方供能會減少,所以你會感覺沒力氣,不想動腦,不想出門。
缺乏蛋白質的危害
肌肉含量低患者身體虛弱,抵抗手術風險和化療的風險的能力比較弱,身體經不住折騰,而且身上有傷口恢復得比較慢,無法正常下床活動。
肌肉就是行動力,患者經常躺在床上會有褥瘡、肺栓塞風險,而且會加劇肌肉萎縮,導致不能正常行走。此外,蛋白質也會影響其他營養(yǎng)素的利用,出現生長緩慢、皮膚易干裂、氣血不足等情況。
不管是糖類還是蛋白質,都應該合理添加,癌細胞本來就不是被餓死的,最終受傷的只有自己,該吃吃該喝喝。米飯、饅頭這些都可以正常吃,雞鴨魚肉也可以吃,但是要清淡一點,少油少糖,少吃零食一類。
預防癌癥告訴你一種方法——癌癥篩查
45歲以上女性,建議做一次乳腺篩查
乳腺容易受激素影響,而女性這一生激素經常發(fā)生變化,中年后要做一次篩查,評估癌癥風險,尤其是從未生育的女性以及母親有癌癥史的女性,應做乳腺彩超或乳腺鉬靶。
老煙民,建議做一次肺部CT
肺癌的死亡率和發(fā)病率一直排名靠前,隨著抽煙人越來越多,人們也要對它格外重視,除了抽煙的人,工作中經常接觸粉塵和細小纖維的工人也要注意,發(fā)現手指頭變粗、咳嗽長時間不好時,做個檢查能安心。
有腸息肉的朋友,要積極篩查大腸癌
有的人認為伙食好是有錢、幸福的象征,這種觀念要改變了,吃窩窩頭、雜糧稀飯并不是因為窮,而是適當養(yǎng)生,精制米面、紅肉、油炸食物,會增加腸道疾病風險,如果一大家人都喜歡高脂飲食,要關注腸道健康。
超過60歲的男性,前列腺要多關注
雄激素到了五十歲后就該退休了,如果還繼續(xù)活躍在崗位上,不是什么好事,雄激素過高有可能增加前列腺癌風險,尤其是愛滋補愛吃肉的朋友,要注意保養(yǎng),定期做PSA檢查。
不是癌細胞愛吃什么我們就不能吃什么,而是要合理適當的控制,科學飲食,那些奶茶、燒烤、咸菜才是真正要少吃的。想遠離癌癥,還要注意篩查,早點發(fā)現揪住它,避免它危害身體。
參考資料:
[1]蛋白質對免疫系統(tǒng)有多重要?老人尤其要注意·光明網.2022-04-08
[2]科普一點通 | 癌細胞愛吃糖?不,它們更愛吃蛋白質·山東省科協(xié).2021-05-24
[3]研究顯示:高糖飲食真的會增加患癌風險,含糖飲料要少喝·健康時報.202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