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30 08:09·
康加號編輯推薦:東芬蘭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連續五年服用高于推薦劑量的維生素D可以降低老年男性和女性患房顫的風險。
東芬蘭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連續五年服用高于推薦劑量的維生素D可以降低老年男性和女性患房顫的風險。
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其風險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并與中風、心力衰竭和死亡率的風險增加有關。維生素D已被證明對心房結構和心臟電功能有影響,這表明維生素D可能預防心房纖顫。
芬蘭維生素D試驗(FIND)于2012-2018年在東芬蘭大學進行,主要目的是探索補充維生素D與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發病率的關系。這項為期五年的研究涉及2495名參與者,60歲或以上的男性和65歲或以上的女性,他們被隨機分為三組:一個安慰劑組和兩個維生素D3補充組,其中一組每天補充40微克(1600國際單位),另一組每天補充80微克(3200國際單位)。所有參與者還被允許服用個人維生素D補充劑,每天最多20微克(800國際單位),這是研究開始時該年齡組的推薦劑量。在基線時,研究參與者沒有被診斷出患有心血管疾病或癌癥,他們在研究開始和整個研究過程中都完成了關于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營養,以及疾病和疾病發生的風險因素的全面問卷調查。關于疾病發生和死亡的數據也來自芬蘭全國健康登記冊。大約20%的參與者被隨機選擇進行更詳細的檢查和血液樣本。
在為期五年的研究中,190名參與者被診斷為房顫:安慰劑組76人,40微克組59人,80微克組55人。與安慰劑組相比,40微克組的房顫風險降低27%,80微克組的房顫風險降低32%。在選擇進行更詳細檢查的亞隊列中,作為身體維生素D濃度標志的平均基線血清鈣二醇濃度相對較高,為75 nmol/l。一年后,40微克組的平均鈣二醇濃度為100 nmol/l, 80微克組的平均鈣二醇濃度為120 nmol/l。在安慰劑組中沒有觀察到鈣二醇濃度的顯著變化。
FIND是第一個觀察到補充維生素D可降低一般健康男性和女性房顫風險的隨機對照試驗。以前的研究僅限于兩項隨機試驗,每天使用10微克(400國際單位)或50微克(2000國際單位)的劑量沒有觀察到效果。因此,在維生素D的劑量明顯超過目前的推薦劑量以預防房顫之前,需要進一步確認FIND研究的目前結果。FIND先前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它與其他心血管事件或癌癥的發病率沒有關聯。
來源:AAAS
免責聲明:康加號致力于健康常識傳播,內容根據公開資料編輯,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在線留言刪除。文章旨在介紹健康科學進展,不能作為治療方案;如需精準健康指導,請至正規醫院診療。
舉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