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是否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我們今天想吃魚,明天想吃肉,究竟是我們身體里的什么想吃呢?專家告訴我們,我們想吃什么,其實是身體里的“蟲子”想吃什么。除此之外,它還跟我們是否長壽息息相關,如果它不發揮好作用,就會導致諸多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腦部疾病甚至腫瘤癌癥等。
維持腸道菌群平衡保長壽
這種“蟲子”就是生活在我們腸道當中的“菌”,它集中在回腸末端回盲部,包括有益菌、有害菌以及條件致病菌,它們是否健康平衡直接影響我們能否長壽。
近年來,醫生們對腸道益生菌進行了一個很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腦-腸互動,大腦可以給胃腸道發信號,胃腸道接收到信號也能反饋給大腦。我們人體有一條腦-腸-菌軸,通過腦-腸互動,菌群的很多信號可以通過神經通路、血液系統傳到大腦,經過大腦處理,反饋到相應的器官和組織。如果腦-腸互動出現異常,許多疾病也會找上門來。
細菌對人體有很重要的作用。一些脂肪代謝、微量元素、維生素都是由細菌輔助產生的,很多糖、脂肪、蛋白質也是通過細菌分解,讓人體利用的;而且這些細菌會和人體免疫細胞發生溝通,增強免疫力。但是,有害菌可能傳導錯誤的信號,影響大腦功能,危害身體健康。
腸道里有很多種細菌,在不注意的情況下,外界有害菌進入人體,有害菌少的時候,有益菌和條件致病菌會包繞住有害菌,把有害菌吃掉;如果有害菌數量過多或者機體免疫能力有問題,有益菌和條件致病菌就發揮不了作用。由此可見,維持腸道菌群平衡對健康至關重要。
【專家提醒】腸道的益生菌發出的信號要重視,醫院的大便檢查一般可以查菌群方面的問題。
長壽的人的菌群有何特點?
從出生開始,有益菌就定植在腸道里。下圖顯示四類人體內的不同細菌的比例。
從上圖可知,長壽的人有益菌比例高,而腫瘤的病人,尤其是腸道腫瘤,壞細菌能達到80%以上,長期腹瀉或長期便秘可能就和腸道的菌群不正常有關。
腸道菌群不平衡的表現
便秘、腹瀉、排便習慣改變可能預示菌群不平衡;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性疾病和腸道菌群息息相關,血糖、血脂、血壓等升高,都可能和腸道益生菌狀態有關系。
甚至有人提出,調整腸道細菌,吃一些益生菌來幫助控制血糖、血脂等。
根據腸道菌群的特點,專家帶來了三個長壽關鍵點。
長壽關鍵點之一
吃點“壞”了的東西
第一個就是吃點“壞”了的東西,包括豆汁、納豆、豆豉等發酵食物,因為它們當中富含對身體有幫助的益生菌,有助于維護腸道菌群平衡,從而達到長壽的目的。
泡菜中也含有益生菌,腌泡菜時候,鹽的濃度不能超過10%,一般在4%—10%之間,三到五天,微微酸就非常好了。
臭豆腐、腐乳也是“壞”了的東西這一類的,也含有豐富的益生菌,對腸道菌群的平衡有好處。
菌群分類
長壽關鍵點之二
吃點“無用”的東西
專家帶來的第二個長壽關鍵點就是吃點“無用”的東西,這個“無用”指的就是食物中不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的多糖類化合物的總稱。它們在體內不產生熱量,營養價值也不高,曾經有人視它為“無用之物”。
這種“無用”的東西,恰恰是益生菌最愛吃的口糧——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攝入充足,有助菌群平衡,更益于健康。膳食纖維還能通過細菌的作用代謝脂肪,起到減肥的作用。
低膳食纖維飲食是腸道健康的殺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人建議日攝入膳食纖維25—30克,實際上,中國人均每日膳食纖維攝入量僅13.3克。
專家告訴我們,有動物實驗發現,給動物吃低膳食纖維的飲食,它們的健康狀況就不好,轉換成高膳食纖維飲食,它們的腸道菌群就恢復到原來的狀況。
生活中膳食纖維高的食物
生活中,有一些食物富含膳食纖維,以下為部分食物膳食纖維含量。
長壽關鍵點之三
吃點“臟”東西
專家帶來的第三個長壽關鍵點就是吃點“臟”東西,因為過于干凈反而會生病,腸道應該存在有益健康的菌群。現在衛生條件提高以后,消化系統的很多疾病都產生了,如炎癥性腸病,腹瀉、便血,腸道里有很多小的潰瘍等,出現這種病的原因就是腸道內的益生菌發生了問題,可能是我們吃的東西太過于干凈,把益生菌都殺死了。
【溫馨提醒】雖然吃點“臟”東西有益健康,但是飲食衛生仍然要注意。
除此之外,有一種可以同時滿足三個長壽關鍵點的好寶貝——酸奶。對于便秘、腹瀉人群,適當喝一些酸奶有助于長壽。
酸奶中富含蛋白質、益生菌,甚至有些酸奶還含有膳食纖維、微量元素。不同品種的酸奶含有不一樣的菌種,以微生態學界來說,人體益生菌的品種多一些,對人體更有好處。
【小結】專家帶來的長壽原則就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缺什么就要補什么,營養均衡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