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抑郁,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是壓力大的中青年人,他們上有老下有小,背負著養家重擔,在工作、婚姻、子女教育、養老等多重壓力下求生。和這些突出的焦慮群體相比,老年人的抑郁癥狀則常常被忽視,甚至出現一些癥狀時,不被子女理解。
廖嬸今年64歲,往日精神不錯、愛鍛煉、愛串門聊家常。但近4個月來,她的生活狀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平時不愛運動了,而且動作緩慢,就連常做的家務勞動也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還變得不愛說話了。每次她都以簡短低弱的話答復家人的問話,老是說感覺身體哪里不舒服,面部表情也開始變少,有時雙眼呆呆的,對身邊發生的事常常無動于衷。
只有在提及她故去的老伴時,她才眼含淚花,說許多事情自己都做不了,想不起怎么做,頭腦一片空白。
家人以為她得了老年癡呆,帶她到醫院看了幾次,卻診斷不出什么毛病。后來才發現,她得的不是老年癡呆,而是老年抑郁癥,由于思維、行為阻滯,運動缺乏和緩慢,軀體及肢體活動減少,其抑郁癥狀容易被軀體癥狀所掩蓋,容易被誤診。
所以了解老年期抑郁癥病因及發病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從而防范于未然。
什么因素比較容易引發
老年期抑郁癥呢?
生理因素
老年人的生理“老化”包括:大腦會發生退行性變,學習及工作能力、思考能力減退,使得興趣變得狹窄,主動性下降;性情變得固執,不愿意改變現狀;行動開始變得緩慢等因素以致老年人逐漸對社會的各種要求感到不適應,因此生理因素常成為老年性抑郁癥的誘因之一。
社會心理因素
由于老年人身體疾病及精神挫折的耐受能力日趨下降,再加上可能遭受的各種突發事件,比如配偶亡故、子女分居、社會地位改變、經濟困頓和疾病纏身等,也會加重老年人的孤獨、寂寞、無用感和無助感,成為心情沮喪和抑郁的誘因。
如何識別老年抑郁?
在老年期首次發病的抑郁患者,大多起病緩慢,與年輕抑郁癥患者一樣,老年抑郁癥患者發病時可出現原因不明且持續二周以上的情緒低落和沮喪,自感心情一落千丈,直至墜入谷底。其中最典型的表現是萬念俱灰,并對生活、工作和以前的業余愛好均不感興趣。
漸漸地,老年抑郁癥患者還可能出現比年輕患者更多也更嚴重的軀體癥狀,其中包括:
嚴重失眠
原本睡眠良好的老人會突然變得難以入眠,或入睡后醒得過早,或入睡了卻又自感未入睡,此時服用抗神經衰弱癥的藥物往往毫無效果。
無名疼痛
部分老年抑郁癥患者還會出現諸如頭痛、心痛、腰背痛、關節痛等以疼痛為主的癥狀。患者服止痛藥無濟于事,但服用抗抑郁藥疼痛又會緩解、消失。
便秘
原本排便正常的老人會變得難以排便,嚴重可閉結一周,同時還可能伴以種種消化障礙,如食欲大減甚至完全不思飲食,有的還會出現腹脹、口臭等癥狀。
心血管異常
老年抑郁癥患者,常出現血壓升高、心率變快或某些冠心病癥狀。
小貼士
如果發生以上任何一種情況超過2周,
那就要引起重視了,
因為你可能被抑郁癥“盯上”了!
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中標嗎?
推薦測試
抑郁的黑狗咬住你了嗎?
通過測試,你可以
全方位了解你的心理健康水平,
了解你的抑郁情況。
從心開始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
掌控自己的行為,
調節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