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四分之一的癌癥病例,來自肥胖或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所引起的發炎;而肌肉VS脂肪/癌細胞就有如兩大敵對陣營,當肌肉少活動時,脂肪細胞會侵入肌肉,而癌細胞則旺盛地恣意生長。相反地,運動能改善發炎,有助于恢復抗癌免疫力,消解脂肪與促癌細胞凋亡;還能改善癌癥病人的生活品質與疲勞度,降低癌癥的復發或死亡率;也可促進腦部分泌快樂荷爾蒙,舒緩壓力與活化自然殺手細胞,進而改善抗癌免疫力。
另外,瑜伽或按摩、氣功、禪修似乎都可以舒緩癌癥患者的身心壓力與改善發炎,進而有助于提升抗癌免疫力。例如,氣功具有運動的效果,其舒壓或溫熱效應能增加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或造成癌細胞凋亡。而禪修產生的身心力量,可調節癌細胞的惡性特質,也能間接減輕壓力與發炎,提升抗癌免疫力。
平靜或快樂的音樂也可以減輕焦慮、壓力或發炎,有助于提升免疫力;能增強病人對治療副作用的忍受力,提高病人的治療意志;尤其傾聽自己平日喜好的音樂,最能讓自己舒壓,起到積極療愈的作用。
有氧運動是最具多重效益的良藥
俗話說,只要會走就死不了;尤其腿部肌肉的有氧運動是最佳防癌抗老化良藥。62歲的孫先生,43歲時被醫院診斷出頭頸部癌,并發頸部淋巴結轉移,此外還有心律不整、消化性潰瘍、糖尿病等困擾,加上家中兩個小孩尚年幼,諸多壓力讓他感到極度絕望,覺得人生就要完蛋了。當他絕望地離開醫院,回到熟悉的鄉下后,經常赤腳慌神走在田野中,卻開啟了他愈走愈開朗的契機,于是想到以后干脆走路上班。隔天他便開始每日健走十幾公里的山路去上班。3個月之后不只體重降了9公斤,腫瘤也逐漸消退,各種病痛也漸得緩解,生命有如脫胎換骨。
接下來19年他每天運動6小時,正常作息與健康飲食,體質因而逐漸改善;鄰居每晚也會跟著他一起去健走。他太太一度患有慢性腎病,也因此逐漸走出健康。他多年來的抗癌心得就是力行適合自己的健走與接近森林田野;在飲食上則多吃無污染的綠色蔬果與富含益生菌的發酵乳;如此大大地改善體質。
靠運動抗癌的小鼠
早在1994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科學家就發現,如果在為小鼠移植纖維肉瘤之前或之后強迫小鼠運動一段時間,則不只會減重,且腫瘤的生長速率也會變慢。
巴西的法里拉博士則在2009年進行了游泳可以抗癌的漂亮研究;他們先讓一組小鼠游泳六周(每周5天、每天60分鐘);經過4周后,再把200萬個癌細胞打入小鼠皮下。2周之后發現有運動的小鼠,腫瘤體積小到只有對照組的27%,而且連腫瘤內促進發炎的巨噬細胞也變少。這現象正符合之前提及的,腫瘤內巨噬細胞愈多,愈會刺激癌癥發炎與惡化,導致預后變差。反之,運動改善了腫瘤的發炎,有助于降低癌細胞的惡性度,與恢復抗癌免疫力。
現在已經知道,全球大約四分之一的癌癥病例,是由于肥胖或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導致發炎而起;相反地,如果進行有規律的中等強度運動,就可以活化癌細胞的自殺凋亡基因與免疫力,可以降低25~30%的乳癌、子宮內膜癌或大腸癌的機率。因此,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建議,要防癌,最好每天適度運動30分鐘。
此外,運動也可以顯著改善癌癥病人的生活品質與疲勞度、運動耐力與肌肉力量;也有助于提高抗癌療效,例如可降低約40%的乳癌復發率;對攝護腺癌、早期乳癌或大腸癌病患,則能減少30~50%的整體死亡率。
科學的證據顯示,運動所能提供的正面影響遠超越人們的想象,包括:
▊ 運動可以讓人紓解緊張或憂郁的情緒,影響荷爾蒙,進而改善免疫力:適度運動可幫助腦部分泌腦內啡、血清素、左旋色氨酸與多巴胺;其效果可以長達12小時。這些神經傳導物不但可以紓解緊張或憂郁,產生快樂感,改善失眠與自律神經失調,也能提高注意力、記憶力及反應能力。這其中腦內啡可增強人的愉悅感,并能強化自然殺手細胞的數目與活性,有助于提升免疫力。
肌肉運動時所產生的溫熱也有助于活化自然殺手細胞;肌肉約占體重40~45%;當我們不活動時,大約只有1/4的體溫來自肌肉貢獻;然而只要開始運動,肌肉所產的溫熱就會貢獻一般體溫,新陳代謝與免疫也會跟著活躍,會促使多余養分被燃燒,廢物透過汗水、尿液、呼氣排出,讓人舒爽。
▊ 能改善發炎,進而改善免疫力:運動能讓全身的氧化性壓力降下來,改善慢性發炎,有助于減少癌細胞生長的肥料,與增強抗癌免疫力。而減少發炎也是控制肥胖的關鍵。在一個臨床治療方案中,患者透過每周5天、每天45分鐘的有氧運動(每天大約燒掉375大卡)與節食(每天減少500大卡),當達成減重10%的目標后,也能改善整體發炎,并且增加胰島素的敏感度與減少壞的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過氧化。
▊ 能活化全身抑癌基因:長期的耐力運動能激活抗癌蛋白p53,進而促進線粒體的再生與功能,改善癌癥的代謝缺陷,或促進癌細胞凋亡與抗癌療效。
此外,科學家們最近還驚人地發現,腰部以下肌肉的健走能促進新肌肉生成,分泌多種肌肉素,增強去除活性氧的酵素,進而抗老化,這也有助于提升精力與抗癌斗志。最特別的是,肌肉素中的制瘤素能直接誘導癌細胞自殺。
▊ 會改善能量代謝,減少癌細胞生長的肥料:運動可以促進脂肪燃燒,并藉此清楚沉積在脂肪內的有毒廢物;也可以降低血糖,從而降低胰島素與類胰島生長因子,降低雄激素或雌激素等促進癌細胞生長的肥料。
許多人認為遺傳基因是與生俱來而無法改變,得癌與否早已命中注定。然而我們生活中的運動、食物、感染或壓力都會產生附基因變化,進而調整基因表現,間接地惡化或緩解癌癥。譬如,當健康但缺乏活動的人在運動幾分鐘后,與能量代謝有關的基因之甲基化就會減少,進而促進基因表現,肌肉結構與能量代謝因而獲得改善。所以只要多多活動,肌肉內有益的基因就會被啟動,提升代謝力,進而減少血糖與脂肪對癌細胞的滋養。
▊ 能增加腫瘤內的血液供應:當腫瘤處在血液循環不順或低溫時,往往產生缺氧或壞死區,造成發炎與癌癥惡化。相反地,如果血液循環良好與氧氣充足時,癌細胞便難以存活。而有氧運動能顯著提高腫瘤內的血流,從而【正常化】癌組織的循環障礙,改善缺氧問題,同時也改善癌癥化療或放療的效果。
最近的研究更顯示,讓小鼠自愿性地踩飛輪運動一段時日,雖然攝護腺癌的生長速度與對照組比起來沒太大的差異,但是仍然會改善腫瘤內的血管循環,而且與癌細胞轉移有關的基因之表達也顯著降低了,有助于控制癌癥。
▊ 幫助睡眠:有運動習慣的人較易入睡,而且睡得更沉更持久,有助于穩定情緒;最重要的是,有助于維持抗癌免疫力。但是就寢前切勿激烈運動,以免過度亢奮而適得其反。
▊ 增加自信與生命力:經常運動會令人產生正向意念、成就感,強化自我價值與信心。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顯示,一個人走動的活力程度,能反映出健康狀態;每秒鐘能健走1米以上的人,會比走得較慢的同年紀人活得更久。因此,只要定期做有氧運動,身體就會自動強化生命活力指標。
▊ 改善腦力,讓我們更聰明:人從30~35歲起,各器官就每年約以1%的速率老化;其中大腦早在20幾歲之后就開始走下坡;若是飲食不當、睡眠或運動不足,更會產生大量活性氧,加速腦細胞衰亡。壓力通常會導致腎上腺分泌過量的皮質醇,對大腦的海馬回造成毒害而導致記憶受損。然而,運動可以增強腦部循環,可以啟動抗氧化機制,促進細胞與線粒體的再生;這樣腦細胞的連接與效率會變好,有助于保護額葉中的短期記憶結構。
如果你喜歡球類,那打桌球就是最好的健腦選擇;它高度耗氧,用到全身肌肉,又要有靈巧的手眼協調與快速反應,眼睛要盯著球看,腦里又要盤算各種打發或是如何殺球;當你計劃打出旋轉球時,就會同時運動腦部諸多不同區域,可以促進腦細胞見的鏈接與協調力;此外,桌球很少會造成頭部外傷。
▊ 促進神經干細胞的生長:成人大腦里仍然含有干細胞;如果給予適當刺激,這些干細胞還會分化額外的干細胞或新神經元。但是隨著年齡漸增,這些干細胞往往不再輕易增生,甚至還會陷入昏迷狀態。現在認為腦細胞內的成骨蛋白會讓干細胞變得不易再生;然而,若是給小鼠做飛輪運動,一星期內它們的【成骨蛋白】活性就會減少50%,導致更多的干細胞分裂和新神經元產生;尤其是海馬回神經細胞的再生,改善認知功能。
重要的是,運動促進腦細胞再生后,也能改善放射線治療對腦部的后遺癥,以急性淋巴球白血病的病童為例,其中10%在治療后可能會在腦部發生復發;因此這類病童在化療后大多會接受腦部放射治療以預防復發。但是為了這10%的病患,卻要犧牲其他90%的人接受放射線,這可能造成腦瘤、腦細胞壞死或萎縮等后遺癥。幸運的是,運動已被證明能促進海馬回神經細胞的再生,有助于改善認知功能,并減少失智癥的發生與惡化。
▊ 改善肥胖與糖尿病:癌癥與肥胖、糖尿病的代謝缺陷其實都很相似,包括無法完全燃燒葡萄糖產生能量;因此,解決之道也很類似,包括適當的有氧運動,因為:
1】運動可以促進葡萄糖被運入細胞以代謝。
2】運動能增加線粒體的生成與功能,促進燃燒葡萄糖,進而改善化療和放療的反應。
3】透過運動和飲食調整以減肥,能減少氧化性壓力,有助于改善胰島素阻抗性。
在治療糖尿病的三大策略(運動、飲食調整、口服降血糖藥物與胰島素注射)中,以運動最具有多重功效,不僅可預防糖尿病,更可改善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延緩并發癥的發生。
在人體試驗中也顯示,每日走的步數愈多,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就愈低;因為代謝提升后,體脂肪與發炎都會降低,對胰島素的敏感度會提高。因此運動可稱為癌癥與糖尿病最寶貴的天然療法。
▊ 減低心臟病和骨質疏松的機會:有氧運動可以增強體力,有助于心肺功能、關節柔軟與肌力提升,有助于預防骨質疏松。
癌癥患者如何運動?
以有氧運動為主軸,讓心臟、肌肉有效率地運動氧氣,促進葡萄糖、脂肪的燃燒。健走、緩和的游泳或騎腳踏車,都是方便可行;太極拳或氣功亦可。健走不但能改善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還能強化體力與免疫力。
有氧運動時最好逐步增加至每次40分鐘,以每日1~2次,每周5~6日為宜。千萬別過度,因為時間太長(≧2小時)或過激的運動會降低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還會刺激交感神經,造成顆粒球細胞釋放活性氧,導致發炎與降低整體免疫力。職業運動員由于經常過度劇烈運動,所產生的活性氧往往導致發炎與脂肪過度氧化;當他們一旦停止運動后,很容易造成脂肪增生而肥胖。
在冬季過冷時節,應該隨時注意氣溫變化,適時調整早晨外出時間,以減少中風或心肌梗塞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