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北京電視臺《我是大醫生》講述了王女士的患癌案例。
王女士2013年被檢測出患有癌癥,更可怕的是,她的爸爸、哥哥等一家四口全是相繼患癌去世。
于是醫生對王女士的“家庭癌”原因做了探究,發現罪魁禍首是一個做菜習慣。
王女士每次做完飯后,砧板不晾干、不清洗,且生熟食共用一個砧板。經檢測,王女士家里的筷子和菜板上,都有黃曲霉素,而這是一種強致癌物。
黃曲霉素是我們目前所知的生物致癌劑中毒性最強的一種,1mg就能致癌,一個成年人如果一次性攝入20mg就會直接死亡。世界衛生組織早在1993年就將黃曲霉素列入I類致癌物,它會誘發肝癌,以及其他一些癌癥。
黃曲霉素其實是黃曲霉菌的一種代謝產物。黃曲霉菌在28~38°C的潮濕環境中就很容易滋生,發霉的食物、砧板、鍋碗瓢盆中往往都有黃曲霉素的存在。所以,日常生活中節儉也要有度,發霉食物一定不能吃,尤其黃曲霉素含量最多的發霉的谷物、堅果,一定要丟棄。
同時廚具、餐具用完都要及時清潔、晾曬、消毒,切生熟食品的砧板要分開,有些人以為砧板切熟食前用開水燙一下就可以,其實黃曲霉素的毒性要在280°C以上的高溫下才能殺滅,開水根本無濟于事。
文章開頭王女士的案例的確令人唏噓,但現在大部分人健康意識都很強,不吃霉變食物和餐具清潔問題都做得很好。不過光避開這兩件事還不夠,還有很多廚房習慣可能誘發癌癥。
1.做飯不開抽油煙機
有的人廚房不安裝抽油煙機,或者做飯時候偷懶不開,或炒完菜后立刻關閉,這種習慣很可能會給自己和全家都帶來患癌風險。
中國人日常飲食中很多煎炸炒的菜肴,廚房油煙比較濃重,而油煙中含有多種刺激性物質,長期吸入會損傷呼吸道,誘發肺癌。有臨床統計數據顯示,很多女性肺癌患者生活中都是長期接觸廚房油煙,職業廚師的肺癌發病率也比一般人高出許多。
2.經常爆炒,炒完菜不刷鍋
很多大廚師喜歡猛火熱油炒菜,大火炒菜的確口味更好,但癌癥危險性卻更高。炒菜時油溫越高,食物炒得越焦,產生的致癌物質丙烯酰胺(II類致癌物)也會越多。
還有一些人喜歡炒完菜不刷鍋,這樣焦糊的食物殘渣會留存到下次炒菜,致癌物質也會繼續發揮作用。
3.一桶油用很久,煎炸過的油重復使用
現在很多餐館做廣告時都要宣稱“油只用一次”,因為大家都很害怕多次使用的油,尤其是煎炸過食物的油。這種油里面本身就含有之前煎炸食物留下的致癌物質,再次加熱還會繼續生成新的致癌物,包括大名鼎鼎的I類致癌物苯并芘。所以日常煎炸食物,用完的油一定要丟棄,不理性節儉,只會禍害身體健康。
4.經常用土榨油、小作坊的植物油做菜
有一些人喜歡購買使用所謂“土榨油”,或小作坊的植物油,覺得吃起來更香,或覺得加工少更天然,其實致癌風險很大。這種油因為加工不徹底,往往雜質多,產生的油煙更濃,致癌物質更多。更可怕的是,因為沒有檢疫,很多“土榨油”中黃曲霉素嚴重超標,吃下去的全都是致癌毒素啊。
5.炒菜時經常放很多鹽
還有一種在中國極為普遍的烹調習慣——放鹽過多,這可以說是對中國居民健康危害最深的一個習慣。
高鹽飲食已被證明有嚴重的致癌風險。一方面高濃度食鹽造成高滲透壓損傷胃黏膜,增加癌癥發病的幾率,另一方面鹽分越高,胃消化食物時間會越久,間接導致食物中致癌物質在胃里面停留的時間也越久,自然會增加患癌風險。不僅癌癥,高鹽飲食還會引發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問題,對人的健康威脅嚴重。
看完這篇文章,如果你是家里的掌勺人,從今天起就改變這些習慣吧,以免全家人“癌”從口入。
參考資料:
[1]保健小常識:“黃曲霉毒素”毒性有多大?.人民網.2012年2月9日
2 儲菲.九個遠離癌癥的廚房好習慣[J].康頤.2017,(02).
3 高鹽每年殺死160萬人.生命時報.2014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