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時常會發愁這些問題:
「為什么每天沒有精神?」
「白天犯困,晚上失眠,這可怎么辦?」
「為什么一覺醒來還是很疲勞?」
這本書一定可以幫到你。
曼聯、阿森納、利物浦、南安普頓,這些大名鼎鼎的足球俱樂部通用的睡眠方法,都來自今天這本書。作者以「R90」方案為基石,給出了幾個改善睡眠的關鍵點,哪怕你只嘗試采用了其中一個,也能讓你的生活質量,大為改善。
這可是你距離像C羅等大牌球員最近的一次,因為你們用的是相同的睡眠技巧。
① 晝夜節律
不懂晝夜節律,還想有高質量的睡眠,幾乎是不可能的。晝夜節律是指一個人24小時的內循環,或者叫生物鐘。身體內的各個臟器在24小時內,不斷調節著身體的狀態,包括睡眠、激素分泌、體溫、情緒和消化等。
生物鐘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四季、溫度、地球自轉等,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日光,它直接影響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是人體內分泌的一種激素,它主要根據光線的明暗做出反應,輔助調節睡眠。如果在黑暗環境中待上足夠長的時間,身體就會大量分泌褪黑素,幫助人體入睡。
對我們而言,晝夜節律是內置的、先天的,是經歷了成千上萬年進化后的產物。因此,關于它,有幾個要點需要我們掌握:
1.多到戶外走動,日光可以很自然地調整你的生物鐘。
2.要了解我們的各項高峰和低谷數值,掌握自己的睡眠類型,借以更好地工作(后面會介紹睡眠類型)。
3.大概率講,基本上人體睡眠質量最高的時間段是凌晨2-3點。這個時間段,你睡著了,就說明你順應了生物鐘。
4.早上一定要放慢速度。如果你醒來之后,立馬就陷入了忙亂狀態,早晚會影響你的健康。用輕松的心態擁抱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是最好的補藥。
5.夜里,藍光對睡眠的影響非常大,比如,手機、電腦、電視,都是藍光的主要來源,想要睡得好,最好多用紅光和黃光,甚至是燭光。
② 睡眠類型
你是一個早睡早起的人,還是一個晚睡晚起的人?這個問題可能非常好回答,只要給定早睡和晚睡的標準,就能清晰劃分。
但,如果沒有這個問題做鋪墊,直接問「你目前的睡眠習慣適合你嗎?」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如何作答了。起床、上班、下班、吃飯睡覺,我們習慣了某種生活之后,即便有些不舒適,也不太會理會,因為有KPI、考核獎勵和工作業績等著我們去奮馬揚鞭。
其實,睡眠類型不是要限定你的起床和上床時間,體現的是你的身體,希望在什么時間履行晝夜節律。換句話說,如果你是一個早起型人,你夜里修復的生物鐘就會靠前一點跑;如果你是一個晚睡型人,你的生物鐘會慢點開啟。
太多人之所以不太能體察自己的睡眠類型,是因為睡眠類型這個東西主要是遺傳在起作用。所以,我們很容易就忽視了它。但如果你能通過「睡眠實驗」(嘗試在不同的時間入睡),找到自己的睡眠類型,你至少可以做好以下這幾件事:
1.你能根據自己的精神狀態,合理規劃好一天的日程,把最重要的工作放到最佳的時間段。
2.在辦公室、辦公桌或孩子的書桌配置日光燈,提高學習靈敏度、工作效率。
3.能夠從容選擇不同時段的社交活動,避免影響第二天的工作。
4.如果你和伴侶屬于不同的睡眠類型,就更容易找到矛盾點,學會彼此協調、彼此適應,融洽關系。
③ 睡眠新概念
作者提出的最主要方法論,就是「R90」睡眠新概念。它是指我們在睡覺時,身體以90分鐘為一個周期,得到階段性修復。「90」這個數字的確定,是依據臨床經驗。90分鐘是一個人夜里經歷各個睡眠階段所需的時間。這些睡眠階段共同組成了一個睡眠周期。
從0點到7:30,總共是5個「R90」,因此,你可以把度過不同的睡眠階段,想象成走下幾段樓梯。
理想狀態下,我們的睡眠模式應該是:睡眠—醒來—睡眠—醒來的模式,從一個睡眠周期過渡到下一個睡眠周期。因此,很多人夜里起床上廁所,或者被手機驚醒,只要不是很頻繁,對睡眠質量的影響并不大。或者,即便你工作到很晚,凌晨1點半入睡,但你仍然能得到4個完整的睡眠周期。
關于「R90」,我們需要知道的是:
1.用90分鐘時長的睡眠周期衡量睡眠,相比你睡了多少個小時,更科學。
2.胡亂沒章法地睡覺,不如找到你睡眠周期的起點。即便是晚睡型的,也不要超過0點。因為早上7:30是最后一個睡眠周期的終點,往后拖,就意味著睡眠周期會減少。
3.對大多數人來說,每周獲得35個睡眠周期是最理想的。而一次沒睡好,影響并不大。
4.盡量避免連續三個晚上睡眠不足,否則你會過于疲勞。
④ 改善睡眠的Tips
有太多影響睡眠的小因素了,所以不少人才會受睡眠問題的困擾,因為那些因素可以說防不勝防。最簡單的,我們強調夜里九點以后不進食,這是因為根據晝夜節律,你的大腦會從九點開始,抑制腸道活動。
但很多年輕人由于工作到很晚才能吃飯,或者干脆就有吃夜宵的習慣,能睡好才是怪事情。比如,我們說睡前要放松心情,但很多人都會刷手機,直到深夜。大腦在活躍狀態下,怎么能一下子就睡著?為此,作者特意強調了以下幾點,我們一定要加以注意。
1.關閉電子產品。
在睡前一個小時內關閉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和電視機等電子產品,一來能減少你暴露在藍光下的時間,二來可以給你的大腦降降溫,不要太過活躍和激動。如果非用不可,也要把它們調成夜用模式,減少藍光刺激。
2.不看信息。
微信、短信、新聞推送……大半夜的,就不要讓自己這么忙了。工作明天再說、朋友的詢問明天處理、再熱點的新聞一天兩天也降不了溫,晚點看,啥也不耽誤。可是,如果你控制不住自己,經不起那些小紅點、小閃光的誘惑,就可能讓大腦帶著壓力和激動入睡,睡眠質量就無法保證了。
3.注意溫度。
人體入睡后,體溫會下降,讓臥室保持涼爽非常關鍵。這就是為什么夏季沖涼我們更好入睡的原因。而在冬季,我們可以沖一個溫水澡,讓體溫升高一兩攝氏度,這樣當你鉆進更加涼爽的被窩中時,就能很好入睡了。
別看睡覺簡單,想持之以恒地做好這件事,也是有竅門的。只有了解科學原理,掌握科學辦法,才能幫我們更好地管理睡眠,管理人生。